康老师

孩子耍赖有原因 4方法可化解

2015-07-21 分类:生活

TIPS:本文共有 166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良好的早期教育是非常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的,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与潜能也是极有帮助的,父母们一定要重视。小编接下来分享孩子耍赖有原因 4方法可化解,早教小知识需要慢慢累积~

孩子耍赖怎么办?学龄前儿童耍赖,是不是让家长很苦恼呢?同时,这也是很常见的现象。其实,只要找到孩子耍赖的真正原因,再通过科学正确的方法就可以有效化解宝宝耍赖的现象哦。在这里,小编就来教你几招吧。

孩子耍赖的原因

孩子的表达能力有限。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开始拥有自己的主见与想法,但却尚未学会管理自己,因此面对大人的规定而有所意见或者不满时,碍于表达的不完整,或者是不懂得如何说明,便会以反抗、不听话的表现,做为另一种形式的表达。

做为引人关注的手段。当宝宝乖巧听话时,父母可能因其他忙碌的事情而忽略对于孩子的关心,因此当孩子发现耍赖、不听话时,可以得到父母或长辈的更多关注时,就可能一反常态出现野蛮不讲理的举动,以引起他人的注意。

曾因耍赖尝到甜头。孩子因不听话而受到斥责时,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藉由“哭闹”来耍赖,家长若因心疼或者是管教方便,而答应孩子的要求以求停止其哭闹的行为,便会建立孩子错误的价值观,认为只要哭闹就有糖吃,此后一遇到类似的情形,便学会沿用这套坏习惯。

那么,宝宝耍赖,家长要如何处理呢?

孩子耍赖怎么办

晓之以理:当孩子耍赖时,家长需要马上严正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不喜欢你这样的表现,现在也不会买你要的东西给你。”让孩子清楚地知道,家长不会顺从他的要求。即便他哭闹耍赖得再厉害,家长也不需要发脾气,只要以坚定的口气说明理由即可。

拒绝要挟:不论孩子如何哭闹,家长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能妥协。如果孩子哭闹得动静很大,那么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下一步的行动,是要留在当场,还是要离开。如果要继续从事活动如逛街,那就要孩子停止哭闹,否则立刻带他离开现场。

动之以情:当孩子停止哭闹之后,家长要及时和孩子沟通,可以好好地跟孩子说:“爸爸妈妈都喜欢你现在乖乖的样子。”让孩子明白,下次可以用好好说话的方式跟家长提要求,而不是以哭闹的手段来达到目的。

正向激励:以多样的方法来满足孩子的需求,并鼓励孩子有好的表现,如学龄前的幼儿,家长会训练戒奶嘴或坐马桶大小便等。可以帮孩子准备一本小册子,当他有好的表现时,就以盖章或画红花的方式帮孩子记录。在红花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就给孩子买一样他喜欢的东西,把焦点放在孩子好的行为上,能激励孩子有更好的行为表现。

孩子耍赖怎么办?爸爸妈妈不如就试试以上方法吧。

“我就要再玩一遍摇摇车嘛”、“不讲故事就不睡觉”、“再看一集动画片”……生活中,如果孩子耍起赖,类似这种“没完没了”的央求,常常让父母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是好。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副研究员 杨 莉

面对赖皮的孩子,家长有必要找到应对方式,不妨试试以下三步。

第一,说明自己的底线。最好一开始就告诉孩子“可以吃两颗糖果”、“9点之前必须睡觉”。如果没有明确的规定,孩子很容易拿“我只多吃一颗”、“再看5分钟”的理由纠缠你。

第二,做好离开的准备。如果孩子试图“违规”,家长一定不要心软,立刻转身就走。这种突如其来的离开,会让孩子主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如果家长一边说着“宝贝该睡觉了”,一边继续陪他玩玩具,孩子很容易把你的话当成耳旁风。

第三,情绪冷静、适当警告。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孩子可能会耍五花八门的小把戏。此时,家长一方面要保持情绪上的平静,无论孩子怎么哭闹,家长最好把脸转向一边,不要冲动、更不能打骂。另一方面,家长千万不能妥协,必要时给予警告,取消他的某项“特权”,比如“明天不能看动画片”等。有了这种警告,下次孩子想提出“无理要求”时,一定会考虑后果。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孩子耍赖有原因 4方法可化解,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