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相国大还是宰相大

2015-07-28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1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 分钟。

一样大。相国就是后来的宰相,不同时期的官职。相国,汉朝廷臣最高职务。战国时代称为“相邦”,如秦国吕不韦。汉高祖刘邦即位,为避讳改为相国。

汉朝相国最初由萧何担任,萧何死后,曹参继任。曹参之后,不设相国,以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吕雉死后,他侄子吕产一度担任相国。直到东汉末年董卓就任相国。相国名称成为萧曹二人代名词。《史记》萧何、曹参的传记为《萧相国世家》、《曹相国世家》。之后,相国官职正式任命一般是篡位的权臣。后代对担任宰相的官员,也敬称相国。明清对于内阁大学士也雅称相国。后来慢慢地变成只有“丞相”一职。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的通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但只有辽代以其为正式官名,其它各代所指官名与职权广狭则不同,而且名目繁多。通常和丞相是一个概念。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相国大还是宰相大,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