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古文信件开头称呼

2015-11-26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64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没有其它古文信件开头称呼,只有以下答案。

古人写信的时候是不用“尊敬的”开头的。

文言文写信的时候开头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称谓+提称语,二是启辞。

一、称谓+提称语

称谓,就是姓名加职务,比如X大人、X先生、X公、XX大学士之类。

提称语根据身份、关系、辈分的不同而不同:

“足下” 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 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古文信件开头称呼

开头通常包括四个部分:称谓、提称语、启示敬语、寒暄语。写信给尊长常用“尊鉴”、“赐鉴”、“钧鉴’、“崇鉴”等词作为提称语对平辈则用“台鉴”、“大鉴”、“惠鉴”、“英鉴”等对晚辈则用“青鉴”、“青览”、“收览”等。

同时,针对收信人的不同身份,提称语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宗教界常用“道鉴”,政界、文化界则用“勋鉴”、“钧鉴”、“台鉴”较多。若收信人是女性,则用“芳鉴”、“淑鉴”、“懿鉴”更显典雅,当然,“懿鉴”多用于德高望重的女性。

在正文结尾的右下方签署写信人姓名,如果是写给熟识的亲属友人的,可只写名字,不必写姓或在名字前面,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弟、侄、晚等。称呼与名字之间,可略空半字地位或者将称呼用小字写在名字的左上方在署名或启禀词后面,写上撰信的年月日,也可把日期写在下一行署名的右下方。

另外,还可以在日期之后,写上撰信时的处所、氛围、心境等,如“舟中”、“灯下”、“万籁俱寂”之类。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古文信件开头称呼,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