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永乐三年是哪年

2016-05-26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73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永乐是明朝成祖朱棣的年号,永乐三年是公元1405年。

 明成祖朱棣是公元1403年当皇帝的,改年号为永乐。永乐元年癸未是公元1403年。按照我国甲子纪年法推算,永乐二年甲申是公元1404年。永乐三年乙酉是公元1405年。

  成祖朱棣在位22年(从公元1403年至公元1424年),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其在位期间政治上改革机构,设置内阁,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并于东北设奴儿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卫,在西南置大古剌,等。又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在其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称永乐盛世。

永乐三年是哪年

永乐三年是公元1405年

永乐为中国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的年号(1403年-1424年),始于1403年(永乐元年),至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共二十二年。

永乐年间,国家经济与社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国统一形势更加拓展和稳固,国力达到鼎盛,百姓安乐。

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包括迁都北京、郑和下西洋、修纂《永乐大典》、设立内阁、疏通运河、威服蒙古、收复安南、荡平倭寇、铸永乐大钟等。

皇帝朱棣重视经济,勤政爱民,善用人才,振兴文化,曾言:“斯民小康,朕方与民同乐”。后世评价远迈汉唐,尊称为永乐大帝

永乐三年是哪年

永乐三年是公元1405年。

这年是明朝皇帝朱棣即位的第三年。

永乐三年(1405)二月,因忠顺王帖木儿被鞑靼可汗鬼力赤毒死,朱棣便将自幼被俘居内地的脱脱(安克帖木儿之兄子)封为忠顺王,遣还哈密。

1405年7月,郑和开始首次下西洋,从永乐三年到宣德八年(公元1405到1433年),郑和七次率船队远航。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与亚非各国相互间的了解,发展了海外贸易。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永乐三年是哪年,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