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乌拉那拉氏家族

2016-11-26 15:04:05
相关推荐

乌拉那拉氏是满族姓氏,又译乌喇那拉氏。原为明末海西女真四部之一乌拉部的部族姓氏,为满洲八大姓之一。

乌拉那拉氏源自那拉氏(纳拉氏),为那拉氏分支。因部落得名。乌喇纳喇氏是明朝末期海西女真乌喇部遗族,与哈达纳喇同祖,即纳齐布禄之裔、乌喇部长之前。

乌拉那拉氏家族

“乌拉那拉氏”是满族姓氏,源自那拉氏(纳拉氏)是满洲八大姓之一。据史料记载,那拉氏的祖先是海西女真辉发部的国主,后被编入满洲镶蓝旗,继后乌拉那拉氏算是根正苗红的八旗女子。

而清朝历史上,除了清高宗继后乌拉那拉氏外,还有两位乌拉那拉氏皇后。第一位: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四位大妃阿巴亥“孝烈武皇后”,生育阿济格、多尔衮、多铎。第二位:清世宗雍正帝的结发妻子“孝敬宪皇后”。

乌拉那拉氏也算是后族,只是,那拉氏没有在朝中为官的直系亲属,因此继后乌拉那拉氏比不过清高宗的嫡妻孝贤皇后。

继后乌拉那拉氏出生于康熙年间,在雍正年间被雍正赐给第四子弘历为侧福晋。由于高贵的出生,比乾隆小7岁的乌拉那拉氏地位仅次于嫡福晋富察氏。

雍正帝驾崩后,弘历继位,史称“乾隆帝”。册封嫡福晋富察氏为皇后,侧福晋高氏为高贵妃、侧福晋乌拉那拉氏为娴妃。由于乌拉那拉氏家族在朝中不得力,原本地位低于她的高氏成了贵妃。而娴妃也并不算得宠,地位低于她的金氏、苏氏甚至比她还不得宠的珂里叶特氏都比她先有了皇子皇女。在后宫稳坐十多年的娴妃,一直无子嗣。但乾隆帝还是给她晋了位份,于乾隆帝十年晋为娴贵妃。

乌拉那拉氏家族

乌拉那拉氏的父亲那尔布,并非朝廷重臣,只是乾隆身边的一个佐领,在朝廷中地位并不高,但乌拉那拉氏家族却名声显赫。同宗族的乌拉那拉·阿巴亥有“满洲第二美女称号”,后嫁予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她天生丽质、体态优美,且尤为擅长歌舞,并且言谈笑语之间处处透露着端庄典雅,无不令人心悦诚服,最后贵为孝烈武皇后。

而另一位同宗族的乌拉那拉氏即为我们熟悉的《甄嬛传》中因一句“臣妾做不到啊”而爆红的皇后。其在掌管六宫时,与众妃嫔关系非常好,并且为人孝顺恭敬,无论是在藩邸侍奉雍亲王的时候,还是被封为皇后以后,她始终如一。

雍正对其很尊重,常常称赞她谦和顺从。在其崩后雍正帝悲痛不已,亲上谥号孝敬宪皇后。也正是因为孝敬宪皇后希望自己的宗族能有多一位皇后出现,以此壮大乌拉那拉家族的势力,所以她才竭力请求雍正帝将自己的侄女乌拉那拉氏赐给宝亲王弘历。可此时弘历身边已有嫡福晋富察氏,因此乌拉那拉氏只可委为侧福晋。

有了乌拉那拉家族前辈两代皇后的模范,乌拉那拉氏进宝亲王府后便恪尽职守,安守本分,我相信刚刚当上侧福晋的乌拉那拉氏,在受到孝敬宪皇后的教导后,心里已经有了想要当皇后的强烈愿望。

可这也正是她悲剧的开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