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芈启为什么反叛秦国

2017-05-14 14:24:20
相关推荐

原因有四点,其中重要的是他自己想当楚王。

1、心系母国,故国情怀

芈启本身就是楚人,而且还是楚考烈王的儿子。

眼睁睁看着秦国兴师灭楚,芈启于心难安,不忍楚国的数百年宗庙社稷最后毁于一旦,终究无法坐视不理。

当初秦国灭韩的时候,韩国公子韩非身负大才洞晓时势,明明知道仅凭自己一己之力,根本无法挽救韩国的灭亡,但他依然义无反顾进入秦国,千方百计殚精竭虑地为韩国争取一线生机。

芈启与韩非一样,因为心系母国,所以才在秦国20万大军攻楚的关键时刻,临阵倒戈回归楚国。

2、秦法严苛,畏罪潜逃

嬴政派芈启前往陈郢,是为了让他安抚楚国士人,分化楚国的内部势力,从而配合李信和蒙恬正面的军事行动。

楚人深知芈启不怀好意,便烧毁了陈郢的两万石粮草,逼迫芈启叛秦。

由于秦法严苛,延误军粮输运是重罪,芈启担心自己回到秦国后会被处以重刑,为了活命,所以叛秦入楚。

3、分封被拒,不受重用

秦国进攻楚国之前,嬴政询问百官有何良策。芈启提出用分封制去拉拢楚国士人,如此一来根本不用大动干戈,便能轻松瓦解楚国抵抗势力的人心,以便一鼓作气拿下楚国。

分封制确实有利于灭楚,不过嬴政的目光却更为长远,为了秦国的长治久安,他早就想废分封置郡县,因此并未同意芈启的提议。

由于华阳太后已经崩逝,芈姓楚系已经在秦国失去了根基,比起芈启和芈颠,嬴政明显更加偏爱李斯、蒙恬、王翦等人。

虽然芈启仍是秦国丞相,可是他的地位早已经岌岌可危,随时可能会被其他人取而代之。

既然在秦国没有前途,还不如投奔楚国寻求发展,这也许正是芈启的内心想法。

4、心存幻想,欲做楚王

芈启在秦国被封为昌平君,之后又做了丞相,可谓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可是芈启怎会甘心满足于此,他是楚王负刍的弟弟,身上流着楚考烈王的血,完全具备做王的资格。

秦军攻楚,两军对垒形势未明,芈启很有可能从中看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想借此浑水摸鱼,满足自己做王的夙愿。

权力的诱惑,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够轻易拒绝,芈启想做楚王,所以才背叛了秦国。

只是芈启完全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才刚刚戴上王冠,屁股都还没坐热,秦国的虎狼之师就已破城而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