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拟蝎怎么养

2017-06-21 20:14:06

一、掌握蝎子的生活习性:蝎子属昼伏夜出动物,喜潮伯湿、喜阳怕光,有爱钻缝隙的习惯,建窝时应尽量仿拟蝎子的野生条件,还由于蝎子吃食及活动时喜欢在潮湿的地方,休息时爱栖息在干燥之处,蝎窝最好建成下湿上干的特殊环境。蝎子群养时还有为相互争食、夺偶而残杀的通病,最好采用大面积隔离饲养法,可充分提高养蝎成活率。

二、种蝎和密度:选育种蝎时要挑个体大、健壮有孕的母蝎和青年公蝎,为避勉蝎子残杀,放养密度一定要合理。一般临产母蝎每平方米最多不超过600只,30天以外的孕母蝎饲养密度可酌情增加。没有养殖经验的初养户,为避免蝎子残杀造成养殖失败,可采用盆养、瓶繁、池育的三分管理模式。此种养法具有提高二龄蝎成活率,适宜3-6龄蝎发育成熟恒温立体养殖等优点,成功率较高。

三、饲料搭配多样化:蝎子喜食体软多汁类昆虫,投喂饲料应以肉食性动物为主,昆虫的种类越多越好,因为不同的昆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对蝎子的生长发育、产仔及脱皮等均有促进作用。无论春夏秋冬一定供给足够的昆虫类饲料,投喂食物时一定要定时定量,可根据蝎群及蝎龄的大小适当供给除昆虫类以外的饲料,投喂饲料时可在天黑前1小时进行另外除满足日常蝎子饮水外还要不断喂给一些西瓜皮、西红柿等水果类植物饲料,以充分满足蝎子的营养需求。如发现有幼蝎脱皮困难猝死时,还应在黄粉虫的饲料里加喂适量的胱氨酸、维生素、土霉素和食母生等,让蝎子间接吸收营养。

四、及时分离各龄蝎:蝎子的生长速度与其本身的摄食能力大小有密切的关系,既便是同一窝繁殖的幼蝎生长差异也是很大的。在生长过程中,个体健壮的大蝎最容易吃掉体质弱的小蝎,末脱皮的吃掉正在脱皮的残弱蝎,为减少此种情况的发生,可在事先多准备一些场地,将体质强弱不同的同龄蝎分别饲养并经常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始终做到及时分养,规格一致。在放养幼蝎的密度上最好的控制在二龄蝎每平方米10000只以下,3-6龄蝎在5000只左右。

五、温湿度的控制:蝎子属低等的变温动物,要提高养蝎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采取恒温养殖,实践证明最适宜蝎子生长繁殖的温度为28℃-39℃之间,也只有在这个温度之内蝎子的采食量多,生长速度最快。因此应在蝎窝内因地制宜地装上加温设备,千方百计保持适宜温度,除此之外蝎窝周围的环境湿度也很重要,可采用洒水蒸汽等方式控制在65%—85%之间。

六、日常管理及疾病防治:养蝎时不管规模大小都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科学详细的生产记录,每天定时观察蝎子的活动、捕食、饮水、蜕皮、产仔、病害及死亡等详细情况,根据气温变化及时采取增减温措施,对伤弱病死蝎要及时诊治处理,定期在蝎子的非产期非脱皮期对蝎窝进行卫生清理消毒,为其创造一个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

七、公蝎的搭配及分窝:公母蝎的自然配数应为1:2,最多不应超过1:3,蝎子虽属一次交配终生受孕的特殊动物,但也应合理的搭配公蝎,如果母蝎产仔后失配或漏配,将会直接影响以后的母蝎产仔数量和成活率,在孕蝎产仔前,应把公蝎全部捉出,另池饲养,以免公蝎扰乱孕蝎产仔或食仔蝎,孕蝎产完仔大小分离后,应及时将公蝎放回母蝎池内,让其自由交配,为下胎产仔打好基础,另外为防止血缘近亲交配,同窝繁殖的公母蝎长大后不能交配以免影响产量,可将公蝎组织起来和其它地方的公蝎互换

拟蝎怎么养

1、 应选择体型大、体表发亮健壮活泼,食欲旺盛,尾部向背弯曲,适应性强的蝎子做为种蝎。

2、 无论是采用什么器皿饲养蝎子,都要考虑环境是否通风、安静、阳光充足和排水良好,同时饲养的器皿要够高,防止蝎子爬出。

3、 蝎子虽是变温动物,但它们还是比较耐寒和耐热。外界环境的温度在40℃至零下5℃,蝎子均能够生存。它们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25~39℃之间。气温在 35~39℃,蝎子最为活跃,生长发育加快,产仔、交配也大都在此温度范围内进行。。 因此,采用全天候人工控制恒温在33℃~36℃,可饲养箱:可选用比较宽阔而矮的饲养箱,因为它们不太喜欢向上爬。可以用订制木箱或玻璃饲养箱或者塑料储藏箱。要加盖子确保它们不能逃脱。饲养环境最好光线暗一些,避免强光照射。它们对空气中的异味十分敏感,应尽量避免。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