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重庆为什么这么热

2017-07-29 14:25:26
相关推荐

重庆成为全国头号、世界罕见的大火炉,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由于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这个大气候变化是重庆今年酷热的基本原因。 二、四川盆地夏季降雨的大幅度减少,无云晴天太多,加之盆地内部大气与外部大气交流明显减 少,大大增加了位于盆地最底端的重庆地区地表及空气接受的太阳辐射能和辐射能积累。重庆本地太阳辐 射能空前超量积累,是今年重庆超常酷热的关键原因。 三、青藏高原积雪量的明显减少(高原雪线明显退缩),去冬降雪量明显偏少,入夏以来长江上 游地区雨量超常减少,大幅度减少了长江雪水含量和总流量(重庆段同时期长江水量比正常年份少了三分 之二),加之四川盆地干旱少雨大减了重庆地表水分蒸发,对重庆地表和大气降温产生了严重不利影响。 四、长江河谷是四川盆地通向外部的一道天然缝隙,水汽通道。在风调雨顺年份,这条水汽通道 对重庆气候并无太大影响。但是如果遇到连晴高温,没有多少外部气流帮助重庆降温,长江河谷则是盆地 外相对冷湿空气进入重庆的主要通道。当三峡大坝完成185米高程之后,重庆又恰巧遇到连晴高温,成为 重要水汽通道的河谷上遭遇百余米高坝的阻挡,对重庆持续高温有一定推波助澜的作用。 有人计算三峡大坝对上游气候的影响只有10公里左右。这种推算在严重干旱时期可能有误。因为 重庆连晴高温时地表空气受热上升,几乎唯一低温气流来源是从河道来的相对冷湿空气的自然填入。这种 填入可以产生类似多米诺骨牌的效应,这个效应影响的范围,不仅仅只有10公里,沿河道和山谷很可能达 500公里到800公里。而冷气自然填入被高坝阻挡之后,沿河道七、八百公里之外,都可以受到影响,因为 这个自然的多米诺骨牌冷气填入效应没有了。当然大坝下游如果同样是赤地千里的连晴高温,又当别论。 有专家计算三峡大坝每年夏季阻挡从下游湿地进入重庆的冷湿空气,含水量达40亿吨,如果真有 这个量,对重庆地区形成降雨云抑制地表升温,多少也是有影响的。但是计算是否准确可靠,影响到底有 多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可以认为三峡大坝对今年重庆高温天气的出现,不是主要原因,但是一个次要原因。至于次要到 什么程度,还需要对重庆今后若干年气候变化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调查研究之后,方可下结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