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秃黄油面的来历

2018-01-17 00:46:40
相关推荐

苏州这座城,有很多百年老字号面馆:朱鸿兴、同得兴、裕兴记……每次走进面馆,点上一碗热乎乎的苏州面,就觉得这日子确实过得兴兴头头。

苏州面馆的价目表像是一本美食书目录,看一眼就觉得做一个面控真幸福。每家面馆还有各自的时令特色,苏州的时令面比任何一座城市都多。比方说夏天,吃货得去同得兴吃一碗枫镇大肉面,这是苏州夏天的时令面到了秋天,得去朱鸿兴吃一碗冻鸡面而初冬时节呢,那就必须去裕兴记吃一碗秃黄油面。

秃黄油面,名字起得颇为怪异。“秃”字,并不读作Tu,而是读成Tei。秃(Tei)是苏州方言,意思是“只有”。所以,秃黄油的意思是只有黄油,全部都是黄油。那么,问题又来了,黄油是什么秃黄油里的黄油是指蟹黄蟹膏。

江南有一种小笼包叫蟹粉小笼包,蟹粉是拆出大闸蟹的蟹肉、蟹黄和蟹脂膏,再加入调料炒成的。和蟹粉有所区别的是,秃黄油里并不混入蟹肉,而是全部由蟹黄和蟹脂膏组成,再用猪油慢慢熬制。因为纯度高,且拆蟹人工贵,所以秃黄油的价格十分昂贵。

此次去苏州,午餐我便选择在裕兴记吃秃黄油面。买了他家套餐,共配有六样东西:一碗光面,一碟青菜,一碗汤,一杯茶,一碟姜丝,还有一只碗内盛满了橙黄色的酱状东西。这个酱状东西就是精华所在——秃黄油。

有人形容秃黄油面是面中的“爱玛仕”,一点不假,因为这套秃黄油面套餐就高达120元。动筷之前我拍了张图片发到朋友圈,旅美同学不解地问:“图片看起来也没有什么特别啊,为什么这么贵”我回复她:“讲究就在那一只碗里的酱状东西,这就叫秃黄油。吃面的时候,把秃黄油倒入面中搅拌好就成了一碗美味的秃黄油面。”

从苏州返回上海后,唇齿留香,意犹未尽,于是看了CCTV纪录片《风味人间》。第一集里恰好介绍了秃黄油拌饭,白米饭上浇上秃黄油,加姜丝、香醋,充分搅拌,每一颗米粒都被膏黄包裹,趁热吃将会异香满口。

现时,正是螃蟹旺盛的季节,今年螃蟹价格比往年有所回落,正好可以自制秃黄油。周末,买了好些蟹回来,按《风味人间》里的步骤,先熬了锅猪油,再用猪油熬将了一锅秃黄油,拌在白米饭里,好似也无需其他什么菜了,香到天上的猪油秃黄油,足够慰藉舌尖,满足了美食的一种追求情怀。

美食专栏作家沈宏非曾说:“没有秃黄油的冬夜,最难将息。”看来,今年的冬夜我不用惧怕了,一瓶秃黄油,可以在漫漫冬夜里拿来慢慢享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