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散曲的分类及特点

2018-04-25 16:51:26

散曲又被称为“清曲”、“乐府”,它可分为两类: 小令与套曲。

小令又被称为“叶儿”,是散曲中最早产生的体制。一般说来,小令是单只曲子,但还包括“带 过曲”与“重头小令”。“带过曲”是三个以下的单只 曲子的联合,但必须同一宫调,并且音乐衔接,同押一韵。 “重头小令”是由同题同调,内容相联,首尾句法相同的数支小令联合而成,支数不限,每首可各押一韵。而 且各首可以单独成立。

套曲的体制有三个主要特征:① 由同宫调的两个以上的只曲组成,宫调不同而管色相同 者,也可“借宫”。②一般说来应有尾声。③全套必须 同押一韵。套曲由于篇幅较长,可以包容比较复杂的内 容,因此既可用来抒情,也可以叙事。

散曲与诗、词相比,在诗歌形式上有以下特点:① 它与词一样,是长、短句形式,但是能在正字之外加衬 字,更灵活,更适合使用口语。衬字一般加在句首或句 中,不能加在句尾。

②曲韵与诗韵、词韵不同,用的是 当时北方话音韵。协韵方法为通押一韵,不换韵。但是, 四声通协,韵字可以复用。

③对仗形式比较丰富,除了 诗、词的偶句作对外,三句,四句,皆可对,还有隔句 对,联珠对等名目,使散曲在字句参差变化中,具有端 饬严谨的气度。此外,散曲还有“务头”、“俳体”等 形式特点。总之,散曲是有严格格律的倚声填词的诗歌 形式,比起诗、词来,它比较自由,但也有些方面更为复杂了。

散曲的分类及特点

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类。

每首散曲都有曲牌,且属于一定的言调。

各自曲牌在字数、句数、平仄和利用方面都有自己的规定。

小令其名源自唐代酒令,片单只曲,调短字少是基本持征。

套数有三个特征:一是全套必须押韵相同、二是有尾声、三是同宫调的两个以上的只内业连缀而成。

散曲的分类及特点

散曲,中国古代文学体裁之一。在元代兴盛,和唐诗宋词同为一代之文学。又称为“乐府”或“今乐府”。由宋词俗化而来,是配合当时北方流行的音乐曲调撰写的合乐歌词,是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的中国音乐文学,是当时一种雅俗共赏的新体诗。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

后来随着散曲格律化和去市民化,失去了个性鲜明的鲜活市民文化血液,变得与宋词几乎无异,随之衰败,未能像唐诗宋词一样繁荣延续及后世。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散曲的分类及特点,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