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家长如何教幼儿认识小动物

2018-07-07 20:52:17
相关推荐

很多父母们不重视早教这个问题简直可以说是一场灾难啊~社会在发展,生活在进步,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是要从小抓起的,小编下面分享家长如何教幼儿认识小动物,赶紧了解了解吧!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家长要从幼儿1周岁以后逐渐开始教孩子认识小动物。让孩子认识动物的方法有很多,例如通过图片、电视、去动物园,甚至儿歌也可以帮孩子认识动物哦。

幼儿认识动物的方法

看图识动物

通过《动物大百科》等书籍、动物卡片、贴纸让宝宝对动物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整体的影响,在阅读书籍和卡片的时候记住常见动物的主要特征。对动物的静态和平面认识有助于提高宝宝的分辨能力、观察能力和认知能力。

看电视识动物

通过观看《动物世界》、动物卡通动画。让宝宝进一步了解各种动物的一举一动,加深宝宝对动物的形象了解。可以先专门看一两种动物的纪录片,再换另一种,这样有充分的时间让宝宝了解同一种动物,加深他对该动物的了解。家长应该陪同宝宝一起观看,指出动物的外形特点,告诉宝宝每一种动物都很可爱,让宝宝产生对动物的怜爱之情,促进宝宝情感的发育。

到大自然观察动物

带宝宝去户外,让宝宝亲眼看看户外形态各异,能力各异的大小动物:如蜻蜓、蝴蝶、甲虫、小松鼠、田鼠、麻雀、喜鹊、蛇等。我们可以让宝宝卷起袖子,抓住一只七星瓢虫仔数数它的星星;也可以拿着小铲子,挖开一块土寻找躲藏在里面的蚯蚓;还可以用蜘蛛网,网住一直蝉听听它的鸣叫。如果遇到的是蛇,就要告诉宝宝不要接近,让他学会回避危险,保护自我。

在这样的过程中宝宝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所有问题都通过自己动手去寻找答案。父母在宝宝观察完各种动物后,要告诉宝宝把它们放走,因为它们都饿了困了,要回家找妈妈吃饭睡觉了。就这样,宝宝们在欢声笑语中不知不觉就能认识身边所有常见的动物,而且知道他们是能飞的还是会爬的,是住在树上还是躲在地里,是吃虫子还是吃树叶。

到动物园认识难得一见的动物

在周末休息时进行动物园亲子一日游。老虎、狮子、河马、大象、狗熊、熊猫、长颈鹿、猩猩……数不过来的动物一定能让宝宝兴奋莫名。家长借机让宝宝把各种动物和在电视上见过的做一下比较,让他们把两者关联起来,趁机把曾经学过的知识点复习一遍。遇到可爱无害允许抚摸的动物,可以让宝宝勇敢地伸手触摸;遇到可以喂食的动物如湖里的天鹅和锦鲤,也要宝宝亲自动手享受喂食的乐趣。告诉宝宝动物们是多么的可爱,他们都喜欢生长在青翠的森林里,森林就是他们的家,我们一定要好好的保护森林,才能保护动物,培养宝宝爱护自然、爱护环境的意识。

除了以上4种教孩子认识动物的方法外,通过念儿歌也可以帮孩子认识动物哦。

教幼儿认识动物的儿歌

吓一跳

小狗跳哒哒,它去找小鸭。

小鸭水里游,它去找小猴。

小猴练爬高,它去找小猫。

小猫去抓鼠,它去找老虎。

老虎嗷嗷叫,小狗吓一跳。

小白鹅

小白鹅,戴黄帽。

帽子真好看,脖子伸得高。

小白鹅,到家了。

帽子也不脱,她就睡大觉。

大熊

大熊大熊,两手空空!

春暖花开,爬出树洞;

夏天捞鱼,玩水游泳;

秋天偷蜜,惹恼蜜蜂;

冬天一到,爬进树洞,

大熊大熊,两手空空!

小蜗牛

小蜗牛,背书包,妈妈叫他上学校。

太阳一杆高,蜗牛慢慢跑;

太阳当头照,蜗牛慢慢跑;

太阳下山了,蜗牛慢慢跑;

小朋友,放学了,蜗牛还没到学校。

小斑马做衣裳

小斑马,做衣裳,守着布料没主张。

跑到东家问小猪,跑到西家问小羊。

猪说黑色最神气,羊说白色最漂亮。

小斑马,有主张,跑回家去一阵忙。

黑一道,白一道,斑马穿上花衣裳。

熊猫学下棋

小熊猫,学下棋,不带棋子带着梨。

老师上边讲棋谱,它在下边啃梨皮。

老师让它取棋子,它把棋盘忘家里。

老师气得胡子翘,熊猫却是笑嘻嘻。

别人学棋毕了业,熊猫重上一年级。

让幼儿从小认识动物,可以培养宝宝的爱心哦,快行动起来吧。

孩子正一点点长大,他们开始对自己的身体发生兴趣,会产生许多有关身体的疑问。或许我们还毫无防备,却已经遭遇了孩子火辣辣的问题,只能愣在那里。尴尬时刻,我们如何给孩子一个冷静的答案,在教会他认识身体的同时,也学会尊重他人和保护自己。

一般来说,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他们开始探究自己身体和小伙伴身体的秘密。他们通常会问:“在我从椅子上摔下来之前,我能爬多高”之类关于身体能力的问题,也会在对自己的身体特征考虑一番后,对这些问题感兴趣:“小鸡鸡可以拉多长”、“尿尿是从什么地方流出来的”等。他们不仅只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而更重要的是与别人的身体进行比较。

对自己的身体和他人的身体形成认识的过程将对孩子个性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如果孩子被允许触摸自己的身体,而不必偷偷摸摸的,他们能自然地看待自己的身体,而不是过分的羞涩,这将使他们学会爱惜、照顾自己的身体。对身体的健康、良好的认识,是形成开朗的、自信的个性的前提条件。也为孩子长大后与他人正常地交往,以及正当地享受性乐趣打下了基础。

菁菁妈第一次发现菁菁躺在被窝里不愿起床,原来是在摸自己的小鸡鸡,菁菁刚4岁多。那一刻,妈妈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觉得孩子学坏了,自己的教育心血白费了。事后菁菁妈妈最为庆幸的是当时马上冷静下来,没有大呼小叫地发作。而是采取最合适的方法,听听她怎么说:“我走到他的床前,温柔地告诉他要起床了。可菁菁说还要睡觉,我告诉他,他并不是想睡觉而是感觉现在这样很舒服。他诧异地看我,对我知道了他的秘密有些不好意思。我平静地告诉他,这很正常,只要他觉得很舒服就好,但是这样不卫生。因为我们的手上有细菌,这样会把细菌带到身体里,小鸡鸡也会生病。菁菁明白了我的意思,同时也不再害羞,只是知道妈妈说这样不卫生。于是就乖乖地起床了。”

“对于这件事我也反省了一下,是否给孩子盖的被子太厚重?孩子的内裤是否太紧了?这些都是造成孩子自慰的原因。自慰并不可怕,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重要的是我们家长的态度以及孩子对这件事的看法。不要让孩子对这件事有犯罪感和神秘感,如果家长大声训斥他,告诉他这是流氓行为,是坏孩子的行为,孩子会很担心,自己是不是很坏。这样会让他有犯罪感,同时更加好奇。妈妈应该告诉他这很正常,不要担心,只是要分场合。同时想办法减少这种机会,让他有更多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不要把心思放在这方面,培养多种兴趣爱好来充斥孩子的内心世界。”事后,菁菁妈对这件事做了反省和总结。

菁菁妈的做法值得我们参考,因为她采取的措施既不会让孩子养成自慰的习惯,也不会让孩子觉得“性”是很神秘的,更不要让孩子为此产生犯罪感。

很多上幼儿园的孩子就开始刺激自己的生殖器了。他们很投入地在椅子腿上蹭来蹭去,或者在睡觉的时候,抚摩自己,他们只是享受一种舒服和放松的感觉。儿童的自我抚慰还有其他的作用,它可以安慰孩子,帮他们驱散害怕和不安全的情绪,在激动或紧张的情形下,使孩子镇定下来。如果孩子当着父母的熟人,或者在超市抚摩自己的时候,父母应该轻柔但是坚决地制止。也就是说,儿童的自我抚慰是正常的,但是不应该在公共场合,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孩子也不例外。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