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李的姓氏来源与历史

2018-11-16 08:39:24
相关推荐

李姓源出嬴姓说、源出姬姓、李树图腾说、源于封赏赐姓与恢复。相传李姓出自黄帝,李姓的始祖名叫皋陶,是黄帝孙子的后裔。李是中国第二大姓氏,人口大约有八千七百多万,在中国以北方人居多,在台湾排名第五位。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王者多达60余人因为皋陶祖先为嬴姓,故李氏出自嬴姓。

在先秦时期,李姓的发展是比较缓慢的,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进入魏晋以后,李氏逐渐发展,成为当时的中原五大郡姓之一。作为姓氏文化中,《百家姓》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献,记载了中国姓氏的发展,它与姓氏家谱、方志、正史构成完整的中国历史,是中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百家姓》作品的出现,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流传至今,影响极深,它所辑录的姓氏,还体现了中国人对宗脉等的强烈认同感。《百家姓》在历史的衍化中,为人们寻找宗脉源流,建立宗脉意义上的归属感,帮助人们认识传统的血亲情结,提供了重要的文本依据。

李的姓氏来源与历史

李氏出自赢姓,颛顼帝的重孙,东夷部落的首领皋陶任尧帝的理官,以“理”为姓。改为“李”有两种说法,一是皋陶之后裔理利贞靠树上果实(当时称木子)充饥活命,遂指树为姓改为“李”

李的姓氏来源与历史

「李」源出有四。

一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出自「嬴」姓。皋陶之后,世为大理(掌管刑法的狱官之长),以官为姓,春秋时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因祖辈为理官,遂以理「李」为氏,称李耳。

二据「北史」所载,赵郡李氏,为赵将武安君之后,李左车其先也。

三据「魏书」所载,后魏有代北鲜卑族复姓「叱李」氏,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

四唐朝皇室姓「李」,「李」遂为国姓。唐初开国元勋诸将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董,罗,朱邪共十六姓(其中五家为复姓)赐与国姓「李」。此外还有许多家族改为李氏,由此李氏人丁大增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