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切忌让婴儿接触可怕的声音和东西

2018-11-25 分类:生活

TIPS:本文共有 164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早教影响孩子的一生,因而教育要从小抓起,从点滴小事抓起。下面小编向大家介绍下切忌让婴儿接触可怕的声音和东西,刚做父母的快来了解下吧~

家长们应该让他们接触、熟悉不危险、不会使他们惊吓的物件。但是,有时候孩子会对某物产生半惊吓的状态。因此,家长们不应该一味满足孩子的兴趣。如果那东西有危险性的话,家长也不该老是对孩子强调危险。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到其他东西上去要比增加他们的恐惧更好。

一周岁的小孩怕陌生人的物件突然移动或发出大的响声,例如:摺过的照片从书中跳出来,雨伞打开,真,空吸尘器,报警器,狗叫声,跳跃的狗,火车,甚至花瓶里沙沙作响的树枝。

在他们习惯于这些会使他们惊吓的物件之前,不要让它们靠近一周岁的孩子。如果真空吸尘器的响声使孩子不安的话,就停用几个月,至少在他们呆在屋里时不要用。第一次试用时,得把孩子放在离开它一段距离的地方。

为了宝宝的明天能够活得更好些,或者比爸爸妈妈们生活得更好,现在的父母们热衷于在宝宝幼小的时期就开始进行填鸭式的启蒙教育。

三岁背唐诗、四岁练钢琴、五岁解数学,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使宝宝将来更有出息;自己也能活得更踏实。当许多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奔忙于宝宝的“兴趣爱好”时,同时也发现问题多多,有关医学专家也在提醒广大父母——对宝宝的超前教育要适可而止,千万不要因为急于求成而拔苗助长。

心理学医生的话

许多年轻的父母把早期教育当作教育宝宝,提高宝宝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为此投入了许多精力和财力。许多父母从宝宝上幼儿园开始,就为宝宝选择了学神算、学绘画,于是2岁会写字,3岁懂算数,4岁讲英语的宝宝屡见不鲜。曾记得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一段时期“神童”“天才”辈出,许多高等院校专门为此开办“少年班”。期望这些少年神童能成为爱因斯坦级的人物,但事实似乎并没有想象得这样圆满。因此,超前的教育未必都能获得超高的回报。甚至,过大过早的心理压力会给宝宝造成了一种逆反心理,导致宝宝讨厌学习。在这些宝宝心里,学习的过程已经让他们感到没意思了,天天都有许多不喜欢的任务等着自己去完成简直是太可怕了。

下一页推荐阅读:5点 预防儿童性早熟

神经科专家提醒

父母们挖空心思为宝宝选择各种各样的兴趣辅导班,一心想让自己的宝宝多学一点知识,殊不知单调无味的学习往往适得其反,加之一些学习班并非正规班,出现了一些与正规教育不合拍的东西,造成了宝宝的思维紊乱。诸如有的宝宝坐姿不正确,有的宝宝写字就像画画一样,在一个格子里挤着写好几个字,有的学了精算的宝宝一做起算术来,更是错误百出,这都是错误的思维和习惯造成了宝宝的正常思维紊乱。

“宝宝天性就爱玩,关键是培养宝宝的天性。”有关专家认为,对于幼儿的培养最为重要的并不是让他们能尽早地认几个汉字或做几种运算,最重要的是及早地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比如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可以用更形象化的方式启发和教会他们,如:吃过的西瓜是什么形状,热带鱼是什么形状,让宝宝对几何图形有一个感性认识。宝宝神经最兴奋的时候,才是宝宝学习的最佳时间。

让宝宝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具备优良的品质和良好的心理承受力,是幼教要完成的任务。而在宝宝的脑力和智力都不具备和完善的情况下,费尽心机让宝宝死记硬背的知识,可能到了学习的正常年龄只需花费几个小时就能完全掌握。事倍功半,既赔进了爸爸妈妈的许多时间、精力和金钱,又剥夺了宝宝幼年珍贵的欢乐和情趣,还可能影响宝宝以后对学习的兴趣,这样只会得不偿失。

本文来自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切忌让婴儿接触可怕的声音和东西,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