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孕期感冒别“死撑” 勿随便用药≠不能用药

2019-04-15 16:11:02

孕妈妈们在准备怀孕或是孕期都会遇到各种问题,因此多多了解些怀孕小常识是极有必要的。小编在此贴心的向大家分享孕期感冒别“死撑” 勿随便用药≠不能用药,赶紧收藏吧!

指导: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MICU 黄珊医师、罗毅平主任医师

李小姐怀孕已经7个月了,全家都在期待着新生命的诞生,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一场恶梦正悄悄地向她袭来。

由于季节交替,忽冷忽热,李萍公司的很多同事都感冒发烧了,家人听闻后劝她休假几天,免得也“中招”了,毕竟现在是关键时期,但李小姐说现在公司正在搞一个项目,非常繁忙,她又不想因为自己耽误了项目的进展,于是便坚持奋战,没过几天,李小姐果然也跟着“中招”了:她先是觉得头痛,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继而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可她想:自己平时也算身体健康的,不就是一个小感冒嘛,再说现在怀孕也不能用药,自己多喝点开水就行了。可是,3天过去了,她不但没有见好转的迹象,反而是更严重了,还出现了发烧,最高的时候体温甚至达到40℃,并伴有呼吸困难,晚上平躺下来几乎感觉无法呼吸,一定要半卧着才能勉强入睡。家里人看到她病得这么辛苦,不敢耽误,赶紧把她带去广东省省妇幼保健院。

到了医院后,医生给李小姐做了检查,发现她的心肌酶非常高,另一个反应心功能的指标NT-proBNP竟已经超出仪器监测的上限,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李萍的心脏虽然没有结构上的问题,但心功能非常差,这都说明李小姐的心肌已经受到严重的损害了。此外,李小姐血中氧含量的指标PaO2非常低,胸片检查也提示本来应该充满气体的肺部已经有了很多的液体渗出,产科的超声也提示胎儿在子宫内缺氧。

医生考虑李小姐这是由于流感病毒感染而引起了重症心肌炎、重症肺炎,由于病情非常严重,如果继续怀孕的话很可能会加重病情的发展,在跟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后,医生急诊给李小姐做了剖宫产术,术后转入MICU。术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李小姐终于痊愈出院了,从“鬼门关”逗了一圈回来,李小姐跟家人终于松了一口气,想想都觉得后怕,他们真没想到:一个普通的感冒,竟会发展得这么严重?

换季时节,天气变幻,很容易致人感冒,这个时候很多孕妈妈最担心的就爱是孕期感冒,因此小心翼翼的,但人非钢铁之躯,再小心谨慎也是难免会生病的,何况是处在一个特殊生理时期的孕妇。感冒虽是小事,可如果在孕期遭遇,对孕妈妈来说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那么,孕妇感冒了怎么办?

感冒是平时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多数为病毒性感染。患病后主要有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嗓子痛、全身酸痛乏力、头晕头痛等症状。一般来说在没有严重并发症的情况下,通常经过3-5天就可以症状减退或自然痊愈。孕产妇是流感病毒的易感人群。怀孕后,由于免疫力降低,病毒感染后往往会引起很严重的并发症,当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抵抗病毒感染时,病毒就会长驱直入,引起肺部感染,导致重症肺炎,甚至呼吸衰竭,或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导致急性心衰等,威胁着到母婴的生命安全。所以,对孕期感冒应给予高度重视。

那么,如果孕期一旦不幸感冒“中招”了怎么办呢?

首先在感冒初期应注意多饮水,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难消化的食物,同时注意多休息,药物方面可以选择一些如板蓝根冲剂等中成药来减轻症状,如果出现发烧或症状加重的情况,则应及时到医院请专业的医生治疗,力争在短期内彻底康复,切勿自作主张去药店自行买药,以免延误了治疗,造成了严重的并发症。

另外,有些孕妇或家属会将“孕期不能随便用药”误解成“孕期不能用药”,把道听途说听来的副作用无限放大,给自己增加无谓的压力,甚至干脆拒绝各种药物的治疗,使一些原本可以通过及早正确用药而治愈的疾病丧失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最终拖成大病、重病。其实,有些抗生素如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等,已经经药理研究证实对胎儿致畸的影响作用较小,如果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还是相对比较安全的,而且通过抗生素可以迅速控制炎症,以防病情加重而影响母婴健康。

最后,孕妇要注意,在疾病流行期间,注意个人卫生,不到人口密集的场所,不接触感冒的病人,家中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孕妇自身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尽量避免流感,平安度过孕期。

指导: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耳鼻喉科 麦飞主任医师

豆豆9个多月了,最近忽冷忽热的天气,豆豆也不幸中招了,虽然吃了感冒药,症状也有所缓解,但小家伙仍然哭闹不止,并用手在左脸、左耳附近抓挠,还伴有食欲不振等现象,豆豆这到底是怎么了呢?妈妈抱着他去医院检查,后来转到耳鼻喉科看,检查发现豆豆的鼓膜充血、肿胀,轻度内陷,但尚未发现鼓膜下积液、耳膜穿孔及外耳道的分泌物现象。结合豆豆的感冒病史,最后诊断为急性中耳炎。

人的耳、鼻、咽、喉各器官分布在头面部的不同部位,从表面上看,他们之间似乎是互相独立、并不相通的,但实际上,它们也是相通的,而让它们彼此之间相通的,就是咽鼓管。咽鼓管是中耳通气引流的唯一通道,它担任着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引导鼻咽部气体进入鼓室。咽鼓管在平时的时候是闭合的,只有在吞咽或者打哈欠时,它才会张开,以维持鼓膜两侧压力的平衡,从而保证鼓膜的正常振动。

当感冒,或鼻炎、鼻窦炎等的时候,鼻腔内会有很多分泌物,需要用纸巾去擤鼻涕,不知您是否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捏住两个鼻孔用力擤完鼻涕后,耳朵里会出现耳鸣声,需要一小会才能恢复过来,这是因为过分用力并且捏紧双侧鼻孔擤鼻涕时,空气通过咽鼓管流向了中耳腔,从而出现了耳的闷胀感及耳鸣,严重的话,脓性鼻涕通过咽鼓管流向了中耳腔就有可能会引起中耳炎了。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咽鼓管宽、短而平直,生理性狭窄处还没有形成,管道接近水平位置,咽鼓管的鼻咽部开口端几乎与鼻底相平,当上呼吸道感染时,鼻咽部的细菌就更容易沿此途径进入中耳而引起中耳炎了,另外,上呼吸道道感染时,鼻黏膜、鼻咽黏膜发生肿胀、充血,甚至造成咽鼓管狭窄或阻塞,炎症沿着咽鼓管侵犯中耳,从而也可能会导致了中耳炎的发生。因此,急性中耳炎也是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小儿急性中耳炎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的话,有可能会造成孩子耳膜穿孔,导致听力损害,若病情进一步发展,中耳腔积液中的水分被吸收而变得粘稠,会使内陷的耳膜粘连固定,严重者中耳的听骨也会粘连固定,出现渐进性耳聋,而且由于中耳与颅脑相连,因此中耳炎还可能会引发脑脓肿、脑膜炎等病症,甚至危及生命,另外,如果小儿时期的中耳炎未规范彻底治疗,成人后极可能再次引发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反复感染,耳膜穿孔等。所以,一旦发现小儿出现有中耳炎时,一定要及时治疗。

但中耳炎不像感冒发烧那样,一下子就能看出来,那么,家长如何才能发现自己孩子感冒后患上了中耳炎了呢?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诉说“耳朵胀痛、嗡嗡作响”等,这时爸爸妈妈们就得提高警惕了。但对于小宝宝来说,他们无法向家长明确地表达“耳朵疼”,往往更易被家长所忽视,这里就需要年轻的爸爸妈妈们留心观察了,如果宝宝一旦患有鼻塞、咽痛,或出现夜间啼哭,用手抓耳,用头蹭枕头和无原因的发热,或平时鼻塞流涕,夜间打鼾时,都必须要当心宝宝是否为并发中耳炎了,一定要带小孩尽早去医院检查治疗。

另外,当孩子感冒时,应该要教会他们正确地擤鼻涕。

正确擤鼻涕的方法是:

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由另一侧将鼻涕向外擤出,然后用相同的方法再擤另一侧,或者也可以将纸或手绢放在鼻孔下,两手轻放于鼻两侧,稍用力将鼻涕擤出。幼儿还不懂擤鼻的,可用柔软手帕轻轻揩拭,切勿用太大力,这样就可避免鼻涕流人中耳而致发生中耳炎。如果一旦出现中耳炎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怀孕相关推荐

怀孕初期吃什么好

怀孕吃什么容易流产

怀孕一个月吃什么好

怀孕多久能检测出来

怀孕十月胎儿的变化

怀孕为什么会呕吐

怀孕初期白带症状

怀孕初期注意事项大全

怀孕初期吃什么好及不能吃什么

备孕期间的那些“红绿灯”

备孕时的禁忌食物

准备怀孕吃什么好 备孕饮食攻略大全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孕期感冒别“死撑” 勿随便用药≠不能用药,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