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春季艾灸养生】让健康从春天开始的外治技术

2019-05-13 05:09:38

《【外治技术】春季艾灸养生+让健康从春天开始!》 春季艾灸养生作为一种古老的外治技术,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在春天艾灸养生可以帮助身体排毒养颜、改善气血循环、增强免疫力,同时能够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带来身心舒适感受。通过春季艾灸养生,可以清理去除冬季寒凝,促进新陈代谢,预防春季容易发生的各种疾病。 这种养生方式简便易行,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健方法。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的增加,春季艾灸养生已经成为当今重要的保健方式之一。让我们在春天开始,通过艾灸养生,让健康成为生活的常态,享受春天的清新、健康与活力。

一年之计在于春,错过了春季的养生必定会影响下一个季节的健康,四季养生也是有个承上启下的作用的。那么春季该怎么养生呢?《黄帝内经》有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春季是万物生长萌发的季节,也是万病复苏的季节,所以用艾灸做好养生保健工作很有必要,也是最经济绿色的方法。艾灸养肝

春天在五行中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是属木性,因而春气通肝。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也就是在肝经气血运行的根源所在,春季坚持对太冲穴进行艾灸,可以激发肝经的原气,促进肝经气血的运行,起到很强的补肝作用。艾灸时可以采取温灸的方法,使用艾条或者灸盒在穴位处进行艾灸,每天一次,每次15至20分钟,由于肝主筋,很多朋友在春天出现四肢无力的现象,就是肝经气血不足的表现,通过一段时间的艾灸会有较大改善。

在对太冲穴进行艾灸的同时,为避免肝气太盛造成的肝阳上亢、肝火旺盛等现象,需要同时对三阴交进行艾灸,可较好的引火下行,同时,春季阳气外散于体表,内脏气血不足,会引起脾胃消化能力不足的问题,这时要对足三里进行艾灸,可以调节脾胃。

艾灸祛湿

春季排除湿邪是非常重要的,否则身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低就会导致生病。居住环境潮湿致外湿;过度嗜酒或过食生冷,以致寒湿内侵脾阳失运,湿自内生致内湿。

如何判断自己体内有湿?

头部沉重,失眠,记忆力下降,易怒,烦燥;口发黏舌苔腻;胸腹胀满小便不畅;下肢浮肿便溏泻,大便不成形,而且粘滞,便完后感觉不爽;脚缝痒,起水泡甚至溃烂。

艾灸祛湿简单有效!

1、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2、命门穴: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3、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宽度。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

4、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5、丰隆穴: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鼓起的地方,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条灸15分钟即可有效健脾化湿。

艾灸杀菌防心脑血管病

春季是皮肤病、心脑血管病等高发期,此时艾灸对全年的健身防病都是十分有利的,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春季养生保健艾灸气海、曲池等穴位可助阳气生发,预防眼部疾病;艾灸足三里、内关穴可预防和改善心脑血管疾病。

春季也是多种病毒萌发的季节,容易出现病毒性感冒,呼吸道疾病的发生,艾灸可以有效治疗感冒、预防病毒侵袭。艾烟具有很强的杀菌效果,尤其是对付病毒性的流行疾病。

艾灸取穴:迎香穴、印堂、太阳、大椎、肺俞、神阙、足三里。如果是用于治疗,每天艾灸时间总体不要低于一个小时,初次艾灸的时间可以循序渐进,以自己适应为度。

如果用于预防,每天可以艾灸30-40分钟,灸后室内艾烟不要急于开窗换气,叫艾烟在室内有一个充分的循环,停留5-10分钟再开窗换气,这样可以起到室内各个角落的消毒作用。

■来源 | 网络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春季艾灸养生】让健康从春天开始的外治技术,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