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古代的一手为几尺

2020-03-24 02:12:21
相关推荐

一手为一尺。

孔子家语中记载先民们“布指知寸,步手知尺,舒肘知寻”,就是说古代人以一指的长度为一寸,以一手的长度为一尺,又以张开手臂的长度为一寻。

如果我们将这句话与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联系起来,就会发现一个贯穿中西的人类文明共同点:在一开始,我们都是以人的身体作为度量世界万物的基准。

先民们不仅以身体部位的长度来作为度量标准,还有一些度量单位是与人体相关的运动数据。例如《荀子·劝学》中那句我们耳熟能详的“不积跬(kuǐ)步,无以致千里”,其中就藏着“跬”和“步”两个度量单位。严格来说,单脚向前迈进一次的距离为“跬”,而双脚各迈一次的总长为“步”。

很多前人常用的度量单位就藏在代代相传的词语之中,如“咫尺天涯”的“咫”指的是成年女子手掌的长度,约为八寸。而“丈夫”一说中的“丈”则出自夏商时期成年男子的身高:商代一尺约16~17厘米,十尺为一丈,即165厘米。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