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缓解宝宝分离焦虑的注意事项

2020-07-13 13:49:34
相关推荐

父母们都想为孩子好,早教也因此不容忽视。今日小编给大家精心准备了些早教小知识,详解介绍缓解宝宝分离焦虑的注意事项。

宝宝在长到五六个月的时候,会认定一个特定的对象,通常这个人就是妈妈,产生密切的依附关系,对于妈妈的离开,会感到非常的害怕焦虑和痛苦,这是宝宝缺乏安全感的现象。分离焦虑对于宝宝来说,他们的反应会因为年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年龄小些的宝宝会又哭又闹,紧抱着妈妈不放,年龄大些的则会表现出惧怕、情绪不稳定、耍赖等现象。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对宝宝加以引导和协助了。

注意一:早早做好准备

妈妈在每天上班之前,可以先跟宝宝说好这件事,并且告知自己下班的时间,同时向宝宝承诺会在说好的下班时间里回来,可以给宝宝一些鼓励,让宝宝产生安全感,事先做好心理准备,这对宝宝克服分离焦虑是很重要的。

注意二:情绪要放松

宝宝会模仿好的行为,也会模仿不好的行为,爸爸妈妈常有焦虑的情绪,久而久之宝宝也会跟着仿效。所以妈妈一定要放松情绪,你的情绪和行为都会给宝宝暗示,在和宝宝道别出门前身体要放松,给宝宝一个大大的微笑,并愉快、直截了当地和宝宝说再见,之后轻松地直奔目的地,不要依依不舍,要用自己轻松愉快的心情感染宝宝,让他安心。

注意三:简短地再见

妈妈在出门与宝宝分开时,要记得和宝宝说声“再见”,最好再加上一句会在说好的时间内回来的承诺,例如“妈妈到了下班时间很快就回来了。”之类的话语,让宝宝形成一种有形期待缓解他的分离焦虑,也是宝宝对妈妈产生信任的基石。要注意的是,在和宝宝道别时千万不要再说上一长串“妈妈会非常想念你”之类的话语,这会加深宝宝的焦虑情绪。

注意四:不要偷偷溜走

宝宝和妈妈分离时撕心裂肺的害怕哭喊,让妈妈也觉得非常心疼和痛苦,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有些妈妈选择趁宝宝睡觉时或是不注意时偷偷溜走,这是不对的。这不仅会让宝宝打消妈妈在他心目中的信任度,而且宝宝因为找不到妈妈,不知道妈妈为什么离开或什么时候回来,会对宝宝造成心理创伤。因此,妈妈最好要和宝宝讲道理,把妈妈为什么离开,什么时候会回来告诉宝宝,并承诺一定会在什么时候回到他身边,给宝宝以安全感。

下面就来告诉你对待宝宝分离焦虑的办法。

1。降低亲子依恋强度

因为孩子将父母作为自己安全的港湾,所有的事情都依靠父母来完成,所以在父母离开时便会产生这种分离焦虑,因而降低亲子依恋程度,是首先要考虑的事情。在生活中要适当地放手,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使其感受到成就感,知道自己能独立完成,自己是可以的。

2。积极的引导

在孩子入园之前要让孩子知道幼儿园是个有趣的地方,家长可以不断地跟宝宝说:老师像妈妈一样地爱你,老师就像是你的朋友,你有什么不高兴的事,都可以和老师说等等。首先要让宝宝在心理上不排斥老师,这样老师才可以接近宝宝并加以引导。同时放低对老师的排斥心理。有很多小伙伴在一起玩游戏,老师阿姨还会和大家一起做很多有意义的活动,可以学本领,也可以玩游戏,使孩子对幼儿园留下一个好印象,并且产生向往与期待。

3。形成新的依恋关系

分离焦虑主要是孩子失去了所依恋的人,出现了不安全感。要让孩子不产生焦虑,适应父母不在场的环境,就要让孩子与老师建立新的依恋关系。家长平时要对孩子多夸奖老师的和气、漂亮;告诉孩子老师会讲很多故事,会唱歌,会带你们做游戏;在送孩子入园和接孩子回家时,可以刻意的在孩子面前与老师友好的交流,让孩子觉得老师是爸爸妈妈的好朋友。每天入园的时候,在家里就应该说好,妈妈送到教室就会去上班,并且实际上也坚持这样做,不要表现出不舍,否则聪明的宝宝一看到你的不舍,马上就会以哭来要挟你。

回到家里,爸妈要问一问宝宝在幼儿园是怎么玩的,不要带任何的暗示,就让宝宝凭自己的理解和表达叙述出来,爸妈再以很夸张和惊讶的表情说:幼儿园这么好玩,有那么多小朋友和玩具,还有老师爱你们、和你们做游戏,妈妈都想上幼儿园了。这样就可以激发宝宝上幼儿园的兴趣。

4。增强幼儿园的吸引力

家长来接孩子时,不要接了孩子马上就回家。幼儿园一般允许家长陪幼儿在户外活动场地的活动器械上玩一会儿,但要注意安全。当孩子玩得高兴时,家长要表示应该结束了,并答应他明天再来玩。这样,幼儿可能会“怀念”在幼儿园玩耍的情景,明天有了到幼儿园更强的动力。

5。注意孩子生活技能的培养

焦虑的产生有时还因为孩子的生活能力差,在幼儿园需要自己动手的事情不会做。婷婷的哭闹就与生活技能的缺乏有关系,尤其是在吃饭和睡觉的时候,自然也就想起妈妈了。所以在孩子入园前,家长应该给予生活技能上的指导,如要求他坐在桌子旁自己吃饭,不能在吃饭时随意走动等。指导孩子试着在大小便后自己脱、提裤子。自己洗手,自己睡觉,认识自己的物品等等。家长在指导时不要心急,因为你越着急,孩子就越紧张,越怕上幼儿园。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