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亩产600斤芝麻种植技术

2021-03-17 21:48:50
相关推荐

一:因地制宜,选择良种

芝麻地膜覆盖后,有效生育期延长。因此,适宜种植一些结蒴部位低、抗病性强、稳产高产、抗旱耐涝、出油率高及增产潜力大的中晚熟优良芝麻良种。只有选用中晚熟芝麻品种,才能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增大单位面积土地复种指数,提高芝麻的产量。

覆膜芝麻生长势强,增产潜力大,且种植密度小,省工省时,因此,覆膜芝麻应选用分枝型品种、植株高大的单杆型品种为宜。选用颜色白润、颗粒饱满,无其他残、伤、病弱的优良品种做春播芝麻的种子用。播种前1-2天在阳光下晒种,不能把种子直接放金属器具或水泥地面上晒种,要放到簸箕上平摊晒种,免得种子被高温灼伤。播种时要严格控制用种量,条播每亩以0.2-0.25公斤为宜,每穴5-6粒,深度不超过1.5厘米。若播量过多,出苗拥挤,间苗费工。芝麻地膜覆盖栽培的合理密度量:分枝型品种每亩6000-8000株,单秆型品种每亩10000株左右。

二:推广地膜覆盖起垄种植,提高芝麻单产

为充分发挥地膜栽培的除涝、防渍和防病效果,地膜芝麻必须实行垄作。根据地膜宽度确定厢宽,一般厢比地膜窄15厘米左右。将厢整平整细,土块整碎,中央稍高于两边,呈龟背形,利于排水并拣除厢面前根茬和杂草,以防扎破地膜,并能使地膜与地面贴紧,有利于发挥地膜的作用。地膜覆盖芝麻除要起垄种植外,还要做到厢沟、腰沟、地头沟三沟配套,沟沟相通。一般沟宽27-33厘米,沟深17-20厘米。

地膜覆盖栽培对膜的质量要求不高,市场销售的白色或黑色的透明地膜均可使用。但黑色地膜更有利于吸收阳光,保持地温稳定,同时能抑制杂草滋生。以选宽度为80-167厘米,厚度为0.006-0.015毫米的地膜为宜,一般每亩需地膜2-6公斤。选择黑色地膜一定要覆膜后打孔种植选择白色地膜可覆盖后打孔种植,也可种后覆膜,待出苗后破膜放苗。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