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安多福的中国校友及与中国的友好关系

2021-06-19 分类:生活

TIPS:本文共有 165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生活质量的提高在于平时的经验积累,准妈妈们要向宝宝健康生活也是需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的。接下来小编给大家介绍安多福的中国校友及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一起来看看吧!

(1)安多福的中国“幼童”

早在19世纪70年代,安多福就开始接收由清政府派遣的留美幼童。据安多福毕业册上记载:在1878~1881年{14}间,每年都有6~7个中国学生在该校读书。曾在这里就读的留美幼童有:张康仁、吴应科、林联辉、何廷梁、周寿臣、陈金揆、黄祖莲、林联盛、刘玉麟、梁诚等。他们虽然只在安多福就读短短几年(有的仅1年),但回国后都无愧于祖国,在各自的岗位上对国家、对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在各方面都表现超群,尤其是与人相处的能力。

张康仁(ChangHongYen),第一批幼童,1878~1879年就读于安多福。被召回时已是耶鲁大学法律系一年级学生。后在哥哥的帮助下又回到美国,继续耶鲁大学的学业,1883年毕业后,又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律学位,并于1886年毕业。经过长时间的奋斗,他成为第一个被允许在美国执业的华人律师。曾任华盛顿中国事务总管,天津大学国际法讲师等职。朝廷赐给他“法科进士”的身份。

吴应科(WooYingFo),第二批留美幼童,1878~1880年在安多福学习。后与吴敬荣、苏锐钊、罗国瑞、潘铭钟4位“留美幼童”进入纽约州瑞萨莱尔理工学院,未毕业提前被召归国。回国后被派入福州马(整理)尾船政学堂学习海军,毕业后派入北洋差遣。1892年任北洋海军提标都司,充督队船大副。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吴应科随北洋海军旗舰“定远”号铁甲舰参加了海战,表现极为出色。

林联辉(LinYuenFai),第四批留美幼童,1878~1881年就读于安多福。召回后被分配到北洋医学堂(Viceroy’sHospitalMedicalSchool)学医。这是李鸿章创办的中国第一所西医学校。因为一位英国医生曾治愈李家人的重病,所以李鸿章相信而且重视西医。林联辉是英国医生的得意弟子。1885年与他的留美同学金大廷、何廷梁、李汝淦、曹茂祥、周传谔一起毕业后留校任教,甲午海战前已担任该校校长。日后成为李鸿章的贴身医官。

何廷梁(HoTingLiang),第一批留美幼童,1878~1879就读于安多福。回国后被分配到北洋医学堂,后当了海军医官。

周长龄(ChowShouSon),字寿臣(1861~1959)。他出生于香港,是第三批留美幼童,1880~1881年就读于安多福。从安多福毕业后和后任民国第一任总理的唐绍仪一同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同年被召回国。先被派往朝鲜帮办海关税务,1894年任朝鲜仁川领事。周长龄1912年回港经商,并捐巨款资助香港大学的筹建工作。曾获国民政府授大绶嘉禾章;1926年港英政府任其为行政署议员,成为港英政府中第一位华人议员,打破了英人长期垄断最高权力机关的局面;同年英皇乔治五世赐予爵士荣衔;在港数十年,周长龄除任多种公职外,曾任东亚银行等公司董事会主席及南洋兄弟烟草公司、香港电话公司、香港电车公司等公司的董事,并在慈善、文教、卫生团体中,亦曾担任要职。1937年,被委为终身荣誉议员。香港有一座“寿臣山”,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陈金揆、黄祖莲、刘玉麟、林联辉、不是林联盛、梁丕旭都是第四批留美幼童,于1875年到美国留学。相比前面三批先去美国留学的幼童来说,他们的年龄较小,在美国学习的时间最短,都没能进入大学学习。其中梁诚(梁丕旭)与林联盛、林联辉一同在安多福学习的时间最长,“同窗”3年。

育儿相关推荐

新生儿的育儿方式

宝宝夜间哭闹怎么办

怎样给宝宝退烧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宝宝鼻塞流鼻涕快速解决偏方

宝宝咳嗽怎么治疗

宝宝断奶了不妨吃这些

宝宝吃奶粉上火怎么办

宝宝呕吐是什么原因

宝宝缺钙吃什么好

宝宝营养不良吃什么好

宝宝衣服上的奶渍怎么洗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安多福的中国校友及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