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石膏点豆腐的化学原理

2022-01-23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82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黄豆里的蛋白质含量很高,点卤后会使蛋白质团粒很快地聚集到一块,点卤用盐卤或石膏,盐卤主要含氯化镁,石膏是硫酸钙,这时候就成了豆腐脑。再挤出水分,豆腐脑就变成了豆腐。

加盐卤制豆腐是一个聚沉的过程,是由于正负电荷中和导致浊液内粒子稳定性下降。

南豆腐用石膏点制,因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较高而质地细嫩,水分含量在90%左右北豆腐多用卤水或酸浆点制,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较少,质地较南豆腐老,水分含量在85%左右,但是由于含水量更少,故而豆腐味更浓,质地更韧,较容易烹饪。

因制作的时候添加的凝固剂的不同,豆腐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种是添加石膏粉为凝固剂,多见于南方地区,因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较高而质地细嫩,水分含量在90%左右

第二种大多用卤水或酸浆点制,多见于北方地区,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较少,质地较南豆腐偏硬,水分含量在85%~88%,但是由于含水量更少,故而豆腐味更浓,质地更韧,也较容易烹饪。

第三种是添加葡萄糖酸-δ-内酯,称为内酯豆腐。这是一种新型凝固剂,较传统制备方法提高了出品率和产品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日本名称叫“绢豆腐”,质地明显要比北豆腐和南豆腐嫩滑与细腻。

石膏点豆腐的化学原理

石膏点豆腐是利用了胶体聚沉这一物理现象。

聚沉指向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时,加入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使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系里析出。

影响溶胶稳定性的因素

1、溶胶对电解质很敏感,很少量的电解质可以引起溶胶聚沉,通常用聚沉值来表示电解质的聚沉能力。聚沉值是在一定条件下刚刚足够引起某种溶胶聚沉的电解质浓度,一般以mmol/L(毫摩/升)表示。

电解质的聚沉能力主要由(与粒子带电符号)反号的离子的价数决定。此离子价数愈高,电解质的聚沉能力愈大。

2、胶体的相互作用将胶粒带相反电荷的溶胶互相混合,也会发生聚沉。与电解质的聚沉作用不同之处在于两种溶胶用量应当恰好能使其所带的总电荷量相等时,才会完全聚沉,否则可能不完全聚沉,甚至不聚沉。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石膏点豆腐的化学原理,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