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热在三伏冷在三九是什么意思

2022-04-21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55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在民间不仅有着“热在三伏,冷在三九”的说法,还有俗话“冷在三九,热在中伏”。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是三九天,最热是在三伏天。其中“三伏”中又以“中伏”最热。这个是为什么呢

俗话说“夏至三庚数头伏”,也就是说在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也就要开始入伏了。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是“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则是“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但是因为有的年份会出现闰月,所以夏至到立秋之间有的年份是四个庚日,而有的年份则有五个庚日。所以中伏的天数是不确定的。有的年份是十天,而有的年份却有二十天。今年入伏是在7月17日,并且中伏时间比较长是20天。

相比于头伏和末伏,中伏确实是最热的,而且其特点是“湿热”,仿佛把人置身于一个大蒸笼中,热得让人难以呼吸。之所以中伏最热,那是因为自从入伏后,地面的湿度就变大了,这样每天吸收的热量也就增多了,但是散发出来的却很少。吸收的多,散发的少,随着热量一天天的累积,自然也就一天会比一天热了。

再加上,在三伏天的雨水也比较多,空气中的水分多,湿度大了,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就好比是一个蒸笼一样,里面在不断的添柴,而热气不断往上冒,这也是为什么三伏天比较闷热的原因。这种情况持续到末伏以后,逐渐就得到了缓解。所以相当于在二伏的时候,气温已经达到了高峰期。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热在三伏冷在三九是什么意思,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