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家长如何培养幼儿心理健康

2022-06-28 分类:生活

TIPS:本文共有 302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早教影响孩子的一生,因而教育要从小抓起,从点滴小事抓起。下面小编向大家介绍下家长如何培养幼儿心理健康,刚做父母的快来了解下吧~

幼儿心理健康关系着孩子的一生,家长不可忽视。如何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呢?

一、如何培养幼儿心理健康

1、关爱,而不溺爱。母爱的温暖是首要的因素,如护理、哺乳时母亲的微笑面孔、爱抚动作、亲切的语言,不仅为婴儿提供物质营养同时又培育了心理健康。除母爱外,家庭人员、托儿所保育员等,同样给婴儿以母爱般的护理、照顾,使婴儿情绪愉快,对周围人物产生信任感;反之,则使婴儿变得呆滞、胆小恐惧。因为父母离婚或丧失父母等原因使儿童得不到关心与照顾,将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忌娇惯溺爱开口不离“好”,吃饭任其要,穿衣任其挑,会养成儿童任性的性格。父亲“爱子——溺子——误子”,这往往是现实生活中一些青少年步入歧途的三部曲。 也不可袒护纵容。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当众做错了事,家长明知不对,却以种种理由加以庇护和掩盖,其结果必然使孩子不能正确对待缺点和错误。

2、家长表率,适当管教。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长自身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切忌弄虚作假,经常对儿童说假话,不守诺言。有些家长为图一时安宁,不惜编造假话欺骗孩子,这样使其耳濡目染,容易使孩子效仿父亲,变得不诚实。

允许孩子自由地表露自己的感情,既不要打断也不要加以审查评论。不能强迫儿童站在父亲或母亲的一边,或企图控制儿童的情感和喜爱。

不要靠体罚来管教孩子。有些家长借奉“不打不成器”的信条,不能以理服人,而是打骂、体罚,结果这样不但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往往使其与家长感情对立。无论何时,只要家长做错了,就应该道歉。

3、保持交流。保持父母与孩子有效不间断的对话,保证有良好的情感交流(幽默风趣的对话、戏谑)。鼓励你的孩子在家中谈论学校的生活、谈论他的友谊。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观察者。解答所问或满足合理要求时应亲切耐心,循循善诱,使孩子生活在轻松、愉快、亲切的环境中,对其语言、思维、想象力以及性格的正常发育非常重要。

保证每天有一小段时间让你的孩子与同伴玩耍游戏。当你看见别人的孩子不公正地利用你的孩子时,可以巧妙地介入其间。

定期与老师交流。必要时约见心理医生。

4、注重健康性格的培养。学龄前期儿童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功能逐渐平衡,大脑结构继续发育,为大脑机能完善提供了生理基础,但兴奋过程仍占优势,注意力易于分散,易于激动,常表现多言多语,爬上爬下等,此为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的发育过程,不能误认为儿童多动症。

此期给儿童以正面启发教育,会促进大脑抑制过程优于兴奋过程,能较好地分析综合外界事物和控制调节自己的行动。思维活动仍以具体形象为主,抽象概括思维尚属初级阶段,此期安排学习,应在游戏活动、手工作业中。父母要善于发现儿童的兴趣爱好,如练琴、学画。要因人施教,不能强迫儿童多种内容一起学。

学龄前儿童开始形成性格,儿童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父母采取的培育方法,可使儿童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如父母亲切和蔼、鼓励向上,正确培育则易于引导儿童形成自强上进、活泼开朗的性格;反之儿童经常受到训斥、责骂则易于形成忧虑、违拗的性格。

幼儿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是日常生活环境,家长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二、幼儿心理健康的环境

1、充分的抚爱:充分的抚爱包含体贴、关心、爱护、依赖等,它能带给孩子满足与温暖,使孩子体会到生活充满幸福与光明,从而心情愉快、积极向上,并且会深切真挚地去爱别人。爱是促使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动力,正确的爱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精神支柱。溺爱的结果造成孩子骄横成性,散漫无羁,对父母及其他人漠不关心。

2、充实的生活:孩子生活的内容应该是丰富的,有恰如其分的学习、劳动,有适当的游戏、娱乐。只在吃穿上给予满足和望子成才心切,过多安排孩子学习,都会影响人格的健全发展。

3、平稳和谐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应全力为孩子创设平稳和谐的环境,平和的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冲击比较小,孩子容易适应,而不致于产生心理不健康。生活变动量大会出现较高心理发病率。家庭成员切勿在孩子面前指责,争吵。

4、艺术的陶治:艺术的陶冶促使孩子的人格获得健全、和谐的发展。美术的具体形象性是最受孩子喜爱的,用以陶冶孩子情操、发展孩子智能有显著的效果。文学也是孩子十分喜爱的艺术形式。它那引人入胜的内容、优美动听的语言,不仅使孩子增长知识、明辨是非、发展语言,还能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经常和孩子一起阅读、是促使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5、健康的躯体:健康的躯体是孩子心理健康的生理基础。躯体的健康同先天的条件有关,更需要后天的营养、保护和锻炼。要使孩子的人格获得健全的发展,就必须同时使孩子有健康的身体。

以上小编介绍了如何培养幼儿心理健康,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儿童健康心理是怎样的呢?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中不仅仅需要智商高的人才,心理健康也同样重要。所以,家长应要从小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其实,培养孩子健康心理并不是一件难事哦,下面就来看看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禁忌有哪些吧。

孩子健康心理的表现

求知欲强:这样的孩子兴趣广泛,喜欢观察事物,爱动脑筋,思维敏捷,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试,对新鲜事物反应快,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意志力强:不怕困难和挫折,不达到目的不罢休,从不半途而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还能排除外界和内心的干扰,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和工作。

活泼乐观:与人交往坦诚、随和,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遇到困难和挫折所引起的不良情绪能很快释放,不淤积心里。

心态平衡:经常保持欢乐愉快的心态,遇事冷静,情绪很少大起大落,能理智地分析遇到的问题,很少表现出焦虑不安或忧郁。

富于同情心:乐于帮助别人,乐于关心别人,常表现出“利他”和“亲社会”的行为。

人际关系良好:心胸开阔,尊重别人,能与别人和睦相处。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适应纪律约束和行为规范。

那么,要培养孩子健康心理需要注意哪些呢?

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禁忌

不要过分关心孩子。这样做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该鼓励孩子同同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强迫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这样会使孩子养成自卑、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不要欺骗和无谓的恐吓孩子。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

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这样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不要过分夸奖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赞会使孩子沾染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

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这样会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家长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就要以身作则哦。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家长如何培养幼儿心理健康,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