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冬季如何保养自己的脾胃

2022-09-17 分类:生活

TIPS:本文共有 270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生活百科专栏为您解答一切生活难题,下面介绍个有关冬季如何保养自己的脾胃的生活小常识,平时对冬季如何保养自己的脾胃不了解的朋友们赶紧看看吧!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是我们身体吸收营养的来源,如果脾胃病了,自然对营养的吸收也就少了,人自然也就容易生病了。我们都知道,冬天是收藏的季节,也是积蓄力量以待萌发的季节,这时候人体的阳气是内敛的,胃的阳能自然也属于内敛状态,因此这个时候人的消化能力特别好。如果这个时候大量地进补,加上自身脾胃的运化功能不好,很容易加重脾胃的负担。因此在冬天,保养脾胃刻不容缓。 健康知识

1、保胃战吃软不吃硬。有胃病的人都知道,当胃不舒服的时候,如果吃了些硬菜,像大鱼大肉之类的,就会感觉到不舒服。怎么回事呢?原因很简单,当脾胃虚弱的时候,脾的运化职能失常,如同一个虚弱的铁匠拿不起沉重的大锤敲打铁块一样,对于大鱼大肉的消化不是很好。因此这个时候,我们最好采取软兵政策,多吃点粥、牛奶、面条等容易消化的食物。所以,要想保胃,不妨在这个时间吃点粥。生活小窍门

其实,在民间,小寒时候就已经开始盛行了吃粥。腊八,相信大家都知道,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最有讲究的习俗。其实它主要就在小寒中,吃了那么久的大鱼大肉了,吃顿粥品,养养自己的脾胃,不枉为小寒时节的保胃方略。

《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上述食物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我国古人称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认为吃粥可以延年益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说:粥能益气、生津、养脾胃、治虚寒。张耒的《粥记》中也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

当然,在平时我们也可以熬点粥吃。像糯米,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吃了能补养人体气血,滋养脾胃。所以在寒冷的冬天,熬点糯米粥也是养脾胃的好方法,而且糯米还有御寒的作用,像广东人每年小寒早上都吃糯米,主要就是看中了它御寒的功效。 生活小窍门

要注意的是,糯米虽好,但不能贪吃。因为糯米本身黏滞,不容易消化,吃多了很可能会引起胸腹胀满,尤其是老人、儿童这些肠胃功能不好的人。此外,吃糯米时要细嚼慢咽,而且最好减半,比如说平时能吃150克米饭,那么吃糯米饭75克就足矣。

其实不仅仅是吃糯米时细嚼慢咽,吃任何食物都应该细嚼慢咽。《养病庸言》中说:不论粥饭点心,皆宜嚼得极细咽下。《医说》曰:食不欲急,急则损脾,法当熟嚼令细。咀嚼是食物消化之始,是胃肠消化的基础。健康养生

在这里,给您推荐一个特别适合小寒节气吃的红枣桂花糯米饭。做法也很简单,先把红枣去核煮熟,糯米洗净后先浸泡半个小时,然后把糯米连同桂花糖搅拌均匀煮成米饭,在八成熟的时候加入红枣。当然,您也可以加入有补血功效的葡萄干或者有温肾壮阳效果的核桃仁。

2、挑选精良,方可保胃城池。但是,对于知道自己脾胃不好的人来说,千万不要再折腾它了,所以平时吃饭的时候要精挑细选,少吃一些生冷辛辣的食物。冬天天气本身就比较寒冷,而一些生冷的食物寒性就更大了。像冬天的时候喝冰冻啤酒,很容易让这些寒气在体内形成湿邪,从而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

说到这儿,相信有人就说了,那我就不吃生冷的东西了,那就多吃点火锅、烤羊肉串这些辛辣的食物,其实这也是损伤脾胃的。因为辛辣的食物火气太大了,很容易耗伤胃阴。 健康小常识

3、要想养脾胃,饮食规律也是非常重要的。正如《千金方》中所说饮食以时,也就是说饮食要有规律。您想啊,冬天本来人的脾胃消化功能相对于其他季节来说比较好,可是因为工作或者其他原因饮食不规律,那么脾胃的工作也自然就不规律了。我们都知道,在养小孩子的时候,孩子的饮食一样要规律,到时间了,就得给孩子喂奶了,如果到点了,却没有给孩子吃的,孩子自然也就会哇哇大哭。相同的道理,当身体饥饿时,脾胃却在睡大觉,不给它喂吃的,身体自然也就会不高兴,到时候,其他脏器也会罢工;而当身体不饿时,脾胃却在大量吸收营养,可别的脏器却不接受阴阳,那么脾胃自然也就会因为劳累而病了。所以,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素食为主、荤索搭配是养脾胃的重要原则。 健康知识

我们常常赞美雪中送炭的热心人,其实对于我们的脾胃来说,在寒冷的小寒季节,在一点一滴中保护我们的脾胃,无异于雪中送炭。 健康小常识

延伸阅读:

食物防霉发霉去霉的小常识

平时在我们的食物存放中都曾经因为存放不当而出现发霉的情况,而由于霉菌污染食物引起的急性中毒可能导致食用者在较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甚至死亡。经常食用被霉菌污染的食物可以使食用者发生肝癌。另外,多种胃肠道疾病和肿瘤的发生也与霉菌毒素污染食物存在一定关联。那么,如何判断和预防霉菌污染呢?

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发霉的食物主要包括:大米、花生、玉米、粮食加工的糕点、米饭、馒头等熟食。

一色二味巧判断是否感染霉菌

那么,如何发现食物是否感染霉菌呢?一般可从食物性状的改变来进行判断,比如颜色、质地和气味。

颜色的变化是霉变食物外观形状上最重要、最直接的可以观察到的方面,其次是质地。以较为常见的几类易霉变食物为例:霉变大米表面呈浅黄色、浅灰色或绿色等,其质地也变得松软,易于捏碎吃剩的馒头、饭菜保存数日后,其表面可能长出灰白色、黄色或绿色的绒毛样霉菌存放时间过久的糕点,其表面可能出现绿色、白色或黑色的斑点;花生米发霉后,剥去红衣,颜色变黄。

许多发霉的食物均可以闻到一股霉味。如果观察到食物有这些性状的改变,即可以初步判定食物发生了霉菌污染,不应该继续食用。通风、防潮,防污染,防霉是一系列的工作。除了在食物的生产、运输、保存等过程中涉及防霉工作外,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意防霉。

我们知道,潮湿、通风条件差的密闭环境有利于霉菌繁殖和毒素的产生。因此,家庭贮存大米等食物时,最重要的是注意通风、防潮,这是防霉工作的重中之重。

高温去霉不可行,怎么去除霉菌?

对于已经发生霉变的食物,应该学会正确处理,区别对待。有人认为,已经明显发霉的食物通过高温煮沸后还能食用。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因为一般烹饪根本不能破坏黄曲霉毒素等霉菌毒素,因此,明显发霉的食物绝对不能吃。

对于极轻度发霉的粮食等食物,可采用比较有效的去毒措施,包括认真淘洗,比如多用手搓擦,用水冲洗,或者加碱,或用高压锅煮饭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市面上出售的用塑料袋包装的米,如果保存的温度湿度等满足食物霉变条件,同样会起霉,仍应先淘洗,再下锅做饭。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冬季如何保养自己的脾胃,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