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医院应急管理过程分为几阶段

2022-11-13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101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应急管理可以分为常规应急管理和非常规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是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全过程管理,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发生、缓解和善后四个发展阶段,应急管理可分为预测预警、识别控制、紧急处置和善后管理四个过程。

应急管理又是一个动态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均体现在管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各个阶段。

应急管理的基本任务有:

(1)预防准备。要通过应急管理预防行动和准备行动,建立突发事件源头防控机制,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制度,有效控制突发事件的发生,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准备。

(2)响应控制。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实施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防止事件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是应急管理的重中之重。

(3)抢险救援。确保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及时、有序、科学地实施现场抢救和安全转送人员,以降低伤亡率、减少突发事件损失。

(4)信息管理。突发事件信息的管理是避免引起公众恐慌的重要手段。应急管理机构应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如综合信息应急平台,保持信息的畅通,以协调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

(5)善后恢复。应急处置后,应急管理的重点应该放在安抚受害人员及其家属、稳定局面、清理受灾现场、尽快使系统功能恢复或者部分恢复上,并及时调查突发事件的发生原因和性质,评估危害范围和危险程度。

医院应急管理过程分为几阶段

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4个阶段:

(1)预防。

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防止事故的发生。

在假定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的预防措施,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严重程度。

(2)准备。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所做的各种准备,包括应急机构的设立和责任的落实、预案的编制、应急队伍的建设、应急设备(设施)和物质的准备和维护、预案的演练、与外部应急力量的衔接等,目标是保护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应急能力。

(3)响应。

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救援行动,包括事故的报警与通报、人员的紧急疏散、急救与医疗、消防和工程抢险措施、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和外部救援等,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并尽可能地控制并消除事故。

(4)恢复。

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恢复工作,使事故影响区域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

立即进行的恢复工作包括事故损失评估、原因调查、清理废墟等。

短期恢复中应注意避免出现新的紧急情况,长期恢复包括厂区重建和受影响区域的重新规划和发展。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医院应急管理过程分为几阶段,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