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解读财产通知书:法律依据与协助查询实务指南

2022-11-26 11:21:55
相关推荐

一、协助执行的依据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二条 法院有权采取执行措施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

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二、需要协助法院强制执行的群体分为哪些?

(一)有关单位的协助执行

(二)法院之间的协助执行

(三)个人的协助执行。

三、强制执行的规定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六条 执行开始方式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第二百三十七条 仲裁裁决执行

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

(一)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

(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向仲裁机构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执行。

裁定书应当送达双方当事人和仲裁机构。

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双方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二百三十八条 公证债权文书执行

对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关。

第二百三十九条 申请执行期限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第二百四十条 执行通知与强制执行

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协助执行在法院强制执行过程中是很常见的,比如执行被执行人的部分财产在外省,当地的人民法院也有义务协助强制执行法院完成强制执行工作,另外,如果被执行人的有些财产转移到了第3人名下,第3人也要配合法院强制执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3)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3-10-28 06:26落&叶[天津市网友]103.242.134.49
    财产通知书的法律依据如果不清楚,最好还是向相关部门进行咨询,以免上当受骗。
    顶4踩0
  2. 2023-07-08 08:05城市猎人[新疆网友]113.194.25.223
    我觉得去当地的法院咨询比较靠谱,毕竟涉及法律,不能马虎。
    顶0踩0
  3. 2023-03-18 09:43梦之花[河南省网友]103.226.40.87
    这种情况一定要找专业的律师进行咨询,千万不要轻信网上的信息。
    顶0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