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20世纪教育创新理论的主要发展趋势

2022-12-03 10:56:42
相关推荐

合作教育理论。

合作教育思潮是当代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对教育自身反思的结果,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现实针对性。它已经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合作教育思想的倡导者们从师生关系不手来反思当代教育,为当代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合作教育学者们主张在师生人际关系上握弃权力与服从,建立平等、健康的师生人际关系,学生没有强制地学习教师千方百计地从人道主义原则出发对待学生。他们强调在教育中应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合作教育思想把发挥人的潜能,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放在重要的地位。尤其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为教师是创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实现师生合作学习的关键。

合作教育思潮还以人际关系为中心提出了多样化的合作方法与过程。这些观点和主张对于我们今天探索合理的师生人际关系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1、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教与学的合作。在传授知识上,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和民主的,教师不以权威自居,学生也不惟命是从:在智能发展上,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的独立发展,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氛围和环境,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2、师生在人际交往中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协作,这是建立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的基础。

3、教师应努力创造合作的氛围,让学生处在一个合作的集体中,互相学习,互相沟通,在合作中培养能力,获得知识,发展个性创力文档

合作教育的丰富内涵和成功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的教有教学改革的价值息毫无疑问的。如何把合作教育的理论和思想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已经成为多国家教育改革和研究的热点,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极强的生命力。

20世纪教育创新理论的主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出现的一种反传统教育的思潮。代表人物主要有意大利女教育家M·蒙台梭利、瑞典女教育家爱伦·凯和日本的手冢岸卫等。

新教育流派的主要特征是充分信赖儿童的内在潜能并以此为依据构建自己的理论模式的实际教育措施。

重视儿童的感觉器官的训练,使受教育者通过感官训练达到发展自身的各种能力。

注重从对缺陷儿童的教育中,引伸出对正常儿童所适用的教育方法和原则。

新教育的倡导者的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活力、勇气、敏感、智慧,主张打破分科教学制度,根据儿童特点实行单元教学。

新教育流派在实践上表现为“新学校”的兴起和发展,在理论上则以生物学和心理学为基础,具有浓厚的自由主义色彩。

这一新的教育思潮力图使学校教育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势,它的理论与实践后来对世界的许多国家,特别是欧美的教育理论以及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1)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3-06-01 23:46雪糕小兔[广西网友]202.46.46.246
    哇,这个话题太有意思了!期待更多的深入探讨。
    顶4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