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探寻文学侍从的真谛:从文字背后的使命和责任说起

2023-07-06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79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西汉的麒麟阁、东汉的东观(gu_n)都是禁中藏书之所,皇帝命别的官员入掌其事。

东汉置秘书监,太史令仅掌天文历法,无修史之职。

史书的修撰,由皇帝临时指定文学之士在东观进行,称为著作东观。

汉宣帝召集名儒讲经于石渠阁,汉章帝召集名儒讲经于白虎观,此时为侍讲之始,有讲郎之称。

记载皇帝的言行,(修起居注)多由宫内女史担任,也有皇后亲自撰写。

隋唐时以中书省之中书舍人掌制诰(撰拟诏旨)之职。

中书舍人的职称,有多次的改变,隋至唐初称内史舍人、内书舍人,武则天时称凤阁舍人,简称舍人。

翰林院之设,始于唐代,本为各种文艺技术内廷供奉之处,文学之士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唐玄宗初置翰林待诏,又改为翰林供奉,后改为学士,置学士院,入院的称翰林学士。

唐代的秘书省曾改称兰台、麟台。

北齐始设史馆,唐太宗以史馆为宰相兼领职所,称为监修国史。

唐又在门下省设起居郎,掌修起居注之事。

唐初置弘文馆,掌四部书及其他图籍。

开元年间,又设集贤殿书院,以宰相一人为学士,掌刊辑经籍、撰集文章,缮写御本等。

弘文馆、集贤殿书院的学士也受命参与机密,草拟诏旨。

中唐以后,皇帝对学士的礼遇,常超过宰相。

宋代对学士尤为重视,学士院改称翰林学士院,或称翰苑、禁林,因地在宫禁,待遇优异,号称玉署、玉堂。

北宋沿唐制,以史馆、昭文馆、集贤院为三馆,通名崇文院。

后又在此中建秘阁,设龙图阁、天章阁等十一阁,分藏太宗等皇帝的御书和御制文集。

三馆和诸阁,通称馆阁。

馆阁之选,皆天下俊杰,必试而后命,一经此职,遂为名流。

明代将制诰、著作、修史、图籍等职都合并于翰林院,别称词林,从此翰林才成为文学之士的专称,翰林院也正式成为外朝官署。

清初置文馆,处文学侍从之臣,称为文馆大学士。

后改文馆为内三院,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

内国史院掌记注皇帝起居、诏令,收藏御制文字内秘书院掌撰拟对外文书及敕谕、祭文等内弘文院掌注释古今政事得失,为皇帝进讲,为皇子侍讲。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探寻文学侍从的真谛:从文字背后的使命和责任说起,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7)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3-11-27 06:16好心的刺猬[贵州省网友]45.113.52.47
    文学侍从这个概念让我对文学创作充满了想象力。
    顶0踩0
  2. 2023-11-06 18:58*友谊*彪[陕西省网友]202.20.95.93
    @疯帽子如果我是作家,我一定会希望有一个文学侍从来辅助我创作。
    顶9踩0
  3. 2023-10-17 07:40疯帽子[澳门网友]203.4.175.132
    我觉得成为一名文学侍从肯定需要很多文学知识和艺术感悟。
    顶40踩0
  4. 2023-09-26 20:22晴雪[天津市网友]43.241.50.67
    @又见风音希望有人能给我解释一下文学侍从都有哪些具体的职责。
    顶6踩0
  5. 2023-09-06 09:04又见风音[甘肃省网友]103.231.16.249
    文学侍从可能是那些为作家提供文学灵感的神秘存在。
    顶2踩0
  6. 2023-08-16 21:46华山民工[黑龙江省网友]43.241.51.35
    听起来像是一个很有故事的角色。
    顶10踩0
  7. 2023-07-27 10:28yl 我喜欢你[国外网友]115.49.140.252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感觉很有意思呀。
    顶46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