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顾城的远和近:一位诗人的审美解读

2024-01-06 分类:综合

顾城,男,原籍上海,1956年九月生于北京,1969年随父下放山东东北农场,1974年回北京。 做过搬运工、锯木工、借调编辑等。 “文革”期间开始诗歌写作,1973年开始学画,并进入社会性作品写作阶段,1974年起于《北京文艺》、《山东文艺》、《少年文艺》等报刊零星发表作品。1977年起重新进入纯净写作,在《蒲公英》小报发表诗作后在诗歌界引起强烈反响和巨大争论,并成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1980年初所在单位解体,失去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获德国DAAD创作年金,在德国写作。1993年10月8日于新西兰所居岛涉嫌重伤其妻谢烨后自杀,谢烨于其死后数小时不治。此后流言盛起,至今绵延不衰。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1992年获德国DAAD创作年金。1993年获伯尔创作基金,并在德写作。 1993年3月曾回国探亲。惨案发生时,值其夫妇从德返新西兰不久。著作主要有《黑眼睛》(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英儿》(1994年元月北京华艺出版社出版,与谢桦合著)、《灵台湾搞独立语》(1994年3月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老木、阿杨编)、《顾城诗集》、《顾城童话寓言诗选》、《城》等,部分作品被译为英、德、法等多国文字。另有文集《生命停止的地方,灵魂在前进》,组诗《城》、《鬼进城》、《从自我到自然》、《没有目的的我》。小说《英儿》为诗人于弃世前与其妻雷米(谢烨)合著。

顾城,男,原籍上海,1956年九月生于北京,1969年随父下放山东东北农场,1974年回北京。 做过搬运工、锯木工、借调编辑等。 “文革”期间开始诗歌写作,1973年开始学画,并进入社会性作品写作阶段,1974年起于《北京文艺》、《山东文艺》、《少年文艺》等报刊零星发表作品。1977年起重新进入纯净写作,在《蒲公英》小报发表诗作后在诗歌界引起强烈反响和巨大争论,并成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1980年初所在单位解体,失去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获德国DAAD创作年金,在德国写作。1993年10月8日于新西兰所居岛涉嫌重伤其妻谢烨后自杀,谢烨于其死后数小时不治。此后流言盛起,至今绵延不衰。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1992年获德国DAAD创作年金。1993年获伯尔创作基金,并在德写作。 1993年3月曾回国探亲。惨案发生时,值其夫妇从德返新西兰不久。著作主要有《黑眼睛》(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英儿》(1994年元月北京华艺出版社出版,与谢桦合著)、《灵台湾搞独立语》(1994年3月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老木、阿杨编)、《顾城诗集》、《顾城童话寓言诗选》、《城》等,部分作品被译为英、德、法等多国文字。另有文集《生命停止的地方,灵魂在前进》,组诗《城》、《鬼进城》、《从自我到自然》、《没有目的的我》。小说《英儿》为诗人于弃世前与其妻雷米(谢烨)合著。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赏析:

意大利历史哲学家维柯在 300年前干净利索地挥剑截断了诗和哲学的思维联系。然而,300 年来,诗人们却广撒物象暗示的种子,培植出一座座“象征的森林”。用对应的手段,成功地将诗和哲学统一了起来。《一代人》似乎就是一个证明,短短两句诗,在黑与光的对立统一中,潇洒地跨越了维柯手制的樊篱,抽象的哲学意蕴切实地通过表象富有魅力地呈现于世。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此中的两个“黑”无疑是“文眼”,颇值玩味。我们知道,“黑”其实不是色彩,所谓的色彩均是物体对各种光波反射的结果,如果不反射,便成了黑。当然,没有光的世界只能是一片漆黑。

因此,“黑”是扼杀光明的结果,黑夜便是光的坟墓,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特定时代象征。然而“黑色的眼睛”却无疑是黑夜的叛逆,它的黑色是黑夜“给”的,是黑夜阻断光明的结果。此外眼睛的黑并不象征着背弃光明,反倒是渴求光明的象征。黑色既然对光不反射也就具备了对光全盘吸收的特性,黑色的眼睛正是这种随时准备吸收光明的“一代人”的眼睛。

换一个角度看,黑色的眼睛也凝聚着批判精神,它以黑对黑,对黑夜的庞大淫威报以深沉的否定。相对色彩缤纷的光明世界来说,黑色是一个终极,它与光明构成了对立。然而物极必反,从黑夜中叛逆出来的黑色眼睛,对于光明的接受力是绝对超过任何色彩的眼睛的,也就是说:由特定的黑色时代中走来的“一代人”,他们伟大的觉醒是其他无缘于“黑夜”的人们所难以企及的。

短短的两句诗,冠以一个博大的题目,揭示一个庞大的主题,在对立统一中,充分显示了象征的魅力。从作者的生活历程看,诗中的黑夜似乎是“十年浩劫”,“一代人”当然是指在这个特定历史阶段中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国人。然而,诗毕竟不是历史,诗的容量常能凭借艺术的魔力而无限扩大。如果超越时空的话,我们便很容易在屈原、杜甫、鲁迅等等不同时代的人物身上,看到“一代人”的形象,他们都在“黑夜”中生存,他们都具有特别敏锐的“黑色的眼睛”。

《一代人》干脆的语言,执着的追求意向同样显示了一种性格,可以说,这也是一首“性格诗”。它汇集了思维与表现、形式和内容、标题与诗体之间在大小、深浅、形象抽象等方面的一系列矛盾,最终熔入18个字中,深沉而潇洒地突出了当代人的精神意象。果然引爆了同代人的情感!《一代人》真是一枚神奇的“镭管”。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顾城的远和近:一位诗人的审美解读,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8)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1-06 10:30唯美,不过一夏[山西省网友]203.144.111.49
    《远和近》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歌,每一行都值得我们仔细品味。
    顶3踩0
  2. 2024-01-06 10:25卿洛水[浙江省网友]116.193.179.41
    通过阅读顾城的诗歌,我对审美的理解又深化了一层。
    顶4踩0
  3. 2024-01-06 10:20陈姐姐[上海市网友]203.16.27.158
    顾城的审美追求非常独特,他敏锐地捕捉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顶0踩0
  4. 2024-01-06 10:14西门逸涵[贵州省网友]202.137.231.25
    @殺瑪鐡、貝勒 《远和近》的诗句简洁而精致,每一句都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顶5踩0
  5. 2024-01-06 10:09殺瑪鐡、貝勒[西藏网友]140.224.245.92
    @手掌心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感悟,给人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顶6踩0
  6. 2024-01-06 10:03手掌心[湖北省网友]101.1.3.106
    顾城巧妙地通过对远和近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顶0踩0
  7. 2024-01-06 09:58好友吕宣松[湖北省网友]202.59.215.173
    《远和近》是一首令人沉醉的诗歌,读来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跳动。
    顶2踩0
  8. 2024-01-06 09:52墨予[辽宁省网友]203.29.217.182
    顾城是一位独特的诗人,他的作品总能给人以审美的启迪。
    顶0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