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风温肺热病的治疗方法 帮助你恢复健康

2024-01-09 分类:推荐

可能很多人对风温肺热病还比较陌生,但一旦出现这种疾病就会给患者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好在现如今有治疗这种疾病的良好方法了,今天就为大家推荐几种很不错的疗法。

1.邪在肺卫证

症舌脉:发热重,恶寒轻,咳嗽痰白,口微渴,头痛,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病机分析:本证见于风温初起,为风热病邪侵袭肺卫所致。邪犯于表,卫气被郁,开合失司,可见发热,恶寒。风热之邪侵犯肺经,肺气失于宣畅则咳嗽。风热之邪易于损伤阴津,病邪初犯人体,津伤不甚故口微渴。头为诸阳之会,卫气郁阻,经脉不利则见头痛。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均为风热袭表之证。

治法:宣肺透表。

方药运用:

(1)常用方:银翘散。药用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芦根

方中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辛凉透表为主药;辅以薄荷、荆芥、淡豆豉以辛散表邪、透热外出;竹叶清热除烦,芦根清热生津止渴协助银、翘清热透表,桔梗、牛蒡子、甘草合用,以宣肺祛痰、清利咽喉,合为佐使药。诸药合用既能透表,又能解毒。

(2)加减:央湿者,加藿香、郁金;津伤渴甚者,加天花粉;热毒较甚,项肿咽痛者,加马勃、玄参;肺气不利,咳甚,加杏仁。

(3)临证参考:本方以辛凉为主,而稍佐辛温之品,以增强疏表散邪之力,用于风热客表,邪势较盛而表气郁闭较甚,临床见发热恶寒,无汗者较为合适。

2.痰热壅肺证

症舌脉:高热烦渴,咳喘胸痛,咯黄痰或带血,舌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病机分析:此为痰热雍阻肺经之证。邪热传里,热邪更加炽盛则高热;热盛伤津则烦渴而欲饮;痰热郁阻于肺,失于宣畅则咳喘;肺热气滞,脉络失和则出现胸痛;肺热灼液为痰则咯痰黄稠;热伤肺络,则可见痰中带血;舌红苔黄或腻,脉滑数为里热痰实之象。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化痰。

方药运用:

(1)常用方:麻杏石甘汤加减。药用麻黄、杏仁、生石膏、甘草、鱼腥草。

方中麻黄辛温,宣肺平喘;石膏辛寒,清泻肺热。麻黄得石膏寒凉之制,则其功专于宣肺平喘,而不在解表发汗;石膏得麻黄,则其功长于清泻肺热。二药的用量,通常石膏多于麻黄5~10倍,并可根据肺气郁滞及邪热之轻重程度,调节石膏与麻黄的药量比例。方中配合杏仁降肺气,以助麻黄止咳平喘;鱼腥草清热化痰;甘草生津止咳,调和诸药。

(2)加减:如热毒炽盛者,可加银花、连翘、黄芩、知母等以助清肺解毒化痰之力;如胸部疼痛较甚者,可加桃仁、郁金、瓜蒌、丝瓜络等以活络止痛;痰多而喘急显著者可加葶苈子、苏于等以降气平喘;痰中带血札或咯血者加茜草炭、白茅根、侧柏炭、仙鹤草、焦栀子等以凉血止血。

(3)临证参考:符咯吐腥臭浓痰。可用苇茎汤加《伤寒论》桔梗汤,桔梗不但止咳,更有祛痰排脓之功,配合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3.热陷心包证

症舌脉:灼热夜甚,神昏谵语,咳喘气促,舌謇肢厥,舌红绛,脉细滑数。

病机分析:本证多因气分、营血分邪热传入心包所毁,也可发生于病变初期,肺卫之邪不顺传气分,而直接传人心包。本证来势凶险,病情较重,属危重之证。内热甚,营阴损耗,则见灼热夜甚;邪热内陷,阻闭包络,堵塞窍机,扰乱神明,则见神昏谵语;痰热郁阻于肺,失于宣畅则咳喘气促;邪热内闭,阻滞气机。阳气不达于四肢,故见四肢厥冷;其热闭浅者,则肢厥较轻,热闭愈重则肢厥愈甚,即所谓“热深厥亦深”。心包热盛,营阴耗损,心之苗窍不利则舌謇而舌红绛;营阴耗损则脉细滑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5)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1-09 15:30猪ღ[江西省网友]43.229.17.165
    我会把这些方法分享给我的朋友,希望能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顶2踩0
  2. 2024-01-09 15:22Passenger[陕西省网友]116.205.172.101
    希望更多人能够了解这些治疗方法,它们真的很有效。
    顶0踩0
  3. 2024-01-09 15:15淼凝(雪儿)[天津市网友]122.102.80.113
    我已经尝试了其中一些方法,感觉有所好转。
    顶8踩0
  4. 2024-01-09 15:07相思风雨后[陕西省网友]49.208.182.182
    谢谢分享这些治疗方法,希望能恢复健康。
    顶32踩0
  5. 2024-01-09 15:00XX XX[西藏网友]203.30.162.102
    这篇文章对于患有风温肺热的人来说非常有帮助!
    顶22踩0
相关阅读
扩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