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苏教七下语文教案

2024-02-01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149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苏教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章,通过讲述一个叫百草园中学的普通学校里,杨老师和全班同学开展了一系列有趣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西周古乐三味书屋的故事。这篇文章以校车为载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三味书屋的历史渊源和人文内涵。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乐器传承文化的重要性,激发对中国传统的文化和历史的热爱。同时,教师还通过设置全方位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在校园里也能领略到三味书屋所散发的独特魅力。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目标:

1、了解童年时鲁迅爱美丽的自然景物,爱动人的民间传说,爱读书学习,恭敬学识渊博的人,爱绘画,爱一切新鲜活泼的生活的性格和生活情趣。

2、理解鲁迅在永别故乡和流离颠沛中,追忆童年生活时的一种惆怅的失落感。明白鲁迅“夕拾”“朝花”的深刻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爱憎感情。

3、学习本文依照时间、空间顺序有层次的记叙,准确的形容,准确的表述动作,体会记叙的感情色彩。

4、能够记叙自己经历的印象深刻的人和事,要求内容充实,增进记叙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作家抓住特点写景和写景中确切使用形容词、动词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弄懂插叙美女蛇的故事的作用,特别是理解插叙后的一段议论的含义。

2.正确理解鲁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态度。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方法: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

2、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与自我体验

3、培养学生语感,能够初步领悟作品内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鲁迅图片,解题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有谁能给同学们介绍一下鲁迅?

(投影)鲁迅简介 (1881~1936) :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本文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从文章题目可看出它有二个部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童年生活过的两个地方。鲁迅用“从……到……”的标题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带有比照意味。那么二部分的过渡段在哪里呢?(我不知道┉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二、快速阅读,感受情感

1、快速阅读课文,回想课文内容,限时7分钟(大约3500字)

⑴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内容?

⑵文中传递了鲁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怎样的情感?

百草园:依恋,留恋;三味书屋:害怕

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

在百草园中有有趣的植物、有趣的动物组成了有趣的活动,可以干有趣的事情,听有趣的故事,所以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不只是对自然的观察,而是自己动手去翻,去捉,去按,去拔,去尝……觉得更加好玩。增长许多知识)

三、合作探究,揣摩乐趣

1、提供话题,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所有乐趣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并请文中找出你以为作者最为留恋的内容。(朗读、分析)

2、班级交流。为什么作者要把他们写得如此详细,又为什么能写得如此详细?因为这些给作者印象最深,感情最深,当作者充满感情回忆起童年时,这一切便都栩栩如生的出现在眼前。

四、品读赏析,景物描写

1、百草园的景物很美,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呢?又是用了一个怎样的句式把它们连缀起来呢?(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

“不必说”之后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它们的共性是什么?(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碧绿、光滑、高大、紫红。它们的共性都是静物。)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苏教七下语文教案,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2-01 06:53水湄寒烟[山西省网友]203.0.137.207
    感谢分享,我会试着应用到我的教学中去。
    顶0踩0
  2. 2024-02-01 06:43美联广告设计部(小江)[海南省网友]101.50.57.194
    这个教案真的太棒了,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苏教七下的语文课程!
    顶0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