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难舍的选择:外婆的病情与妈妈的担忧

2024-02-04 分类:随笔

TIPS:本文共有 135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茫茫人海,欣喜相逢,你关注我,余生我陪你走。

“你外婆摔跤骨折住院了,我想请假回去照顾她,跟你商量一下。”黄阿姨对着电话说。

“妈,你好好上你的班,别操那些心了,听我的,不要回来,还有舅舅呢!”黄阿姨的女儿说完挂断了电话。

黄阿姨拿着电话,杵在车间一角,两眼无神地看着窗外。

“黄阿姨,你去照顾自己的妈妈,为什么还要听你女儿的意见?”我不忍她那么呆站着,希望能帮帮她。

“我将来还要靠她养老,不听她的怎么可以?”黄阿姨摇着头说。

“就现在这情况来看,将来你也指望不上她,遵从自己的内心,请假回去吧!”

讲真的,我同情黄阿姨,但更多的我认为她错了,并且错得离谱。

将来的事,别押在任何人身上

50岁的黄阿姨是二婚,电话那头的女儿是她和前夫生的,快30岁了,也结婚生子了。黄阿姨和现在的老公也有孩子,但是前妻生的,黄阿姨这些年,对孩子不管不问,在她心里,孩子是别人的,更何况自己有亲生的孩子。

并且,在那些年里,黄阿姨总是有意无意地表达出自己心里的想法,将来自己老了,要女儿给自己养老,对女儿也是百般的宠爱,那个“白眼狼”女儿,其实是她自己养出来的。

也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这些年女儿对黄阿姨“管”得更多了,给谁家孩子红包大了,要被念半天,自己用的东西买贵了,也会被念。

这不,外婆住院都不让妈妈回去照顾,说白了就是要黄阿姨上班多挣点钱。

换句话说,黄阿姨今天的结局,都是自己造成的。在能自食其力的年纪,过早地把自己的未来押在了别人身上。

关于养老,是子女的责任和义务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

作为子女,赡养父母本来就是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可现在有的人,总把责任与物质挂钩,就像黄阿姨那样的,认为自己年轻时,多为孩子付出一些,将来孩子才孝顺自己。

父母本着多为子女攒一点初衷本来是没有问题的,但不要把这种初衷转换成将来子女对照料的筹码。

更何况,对子女过分地迁就,会让他们慢慢地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形成一种自私自利的心理。

就如黄阿姨的女儿,她只知道让妈妈上班赚钱,却一点都感受不到她妈妈内心的痛,自己的妈妈躺在病床上,作为子女不能去照料,内心自责,纠结,只有自己能感受到。

特殊家庭的关系处理建议:

当然,像黄阿姨这样的境况,正常的家庭关系中几乎不会出现,大多出现在重组家庭或者自己没有子女的家庭中。

关于重组家庭:

不管是自己带过去的,还是前任留下的,既然都组成了一个家庭,就该一视同仁,同等的对待。

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即便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你对他好,他会记在心里,会懂得感恩。

同时,这样也更利于重组家庭成员间和谐关系的建立,真的把彼此当作一家人。

关于无子女的人:

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有的人没有自己的孩子,想着老了以后让自己兄妹的孩子给自己养老,这其实也是不错的选择,但也没有必要过早表露出自己的心意。

老家有个叔叔一生都没有娶到老婆,年轻人眼光高,太挑。年纪大了些,就更不好找了,最后想想还是一个人过算了。

但,那个叔叔是个有想法的人,即便是一个人,他承包土地种菜,做小生意,在村里盖起了三层小洋房。

一次聊天中,叔叔说:“将来自己老了,那些子侄中,谁不嫌弃自己,愿意照顾自己,自己就把全部财产都给他。”

是的,将来的事谁说得清楚,说不清楚的事,就留到将来再说。

人与人之间最值得珍视的感情是彼此的尊重与理解,是纯粹的,没有利益关系在里面的,而亲情,更应该如此。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难舍的选择:外婆的病情与妈妈的担忧,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1)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2-04 08:48초과의(多余)[黑龙江省网友]203.8.213.226
    真心希望楼主可以坚强面对,外婆和妈妈都需要你的支持和关爱。
    顶0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