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毛笔悠情——辞赋中的黄缃风物记录和书青文史感慨

2024-02-05 分类:综合

TIPS:本文共有 112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这是一篇名为“辞赋|染黄缃而风物录+书青简而文史成《毛...”的辞赋文章,内容丰富且深奥。通过染黄缃和书青简两种颜色的形象描绘,文章将风物和文史进行了巧妙的对比与融合。它以独特的视角诠释了风物的美丽与文史的雄浑,从而探究了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关系。作者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精湛的笔触,使得文章不仅具有艺术性,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思辨。整篇文章行文流畅,语言优美,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内涵思想。这篇辞赋文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观赏性,必定会给读者带来阅读上的愉悦和心灵的震撼。

辞赋|染黄缃而风物录,书青简而文史成《毛笔赋》

文/杨婷娥

削竹为管,聚毛为锋。濡松烟以定色,纳丝漆而正形。进必慎微,恐错成而见掷;退惟束己,常默守以研精。意凝毫端,乍显乍晦;力运指上,或藏或行。游弋于诗书翰墨,淋漓其点画丹青。乃可载人事,绘世情。颂皇极,赞幽冥。染黄缃而风物录,书青简而文史成。状万类于乾坤,丰神澹荡;叙千秋之功过,豪气纵横。握管成思,映璧水兮藻浮其彩;含章可表,耀琼林兮葩吐其英。

夫其秉虚守圆,挫锐去饱。体仁智而直存,寓孤贞而节保。先人赖之而弃绳刻,蒙氏改之而增捷巧。玄首黄管,或通天地之神;既刚且柔,自合阴阳之道。长举长随,时濯时澡。博涉经史子集,兼长篆隶行草。应用而不论拙工,择才而无分老少。何妨信手之涂鸦,每恐添足而贻笑。泼墨如雨,洗碧池而尽黑;挥翰成风,穷翠暮而连晓。退而成冢,点之生妙。含而忘情,谏之有效。纵是荆枝荻管,已窥绣虎之才;虽然玉质金身,未必雕龙之造。勤以纸田笔耕,擅于文阵墨讨。深钩不下于三箧,倚马立成;饱学何惭乎五车,弹毫即了。但求梦之而生花,不教投之而犯恼。铺华章于帝阙,大笔如椽;摛丽锦于凤门,五色吐曜。富春江畔,起万壑于寸毫;诸葛隆中,献千猷于一表。功成纸上,岂意名扬;身退案头,何求利抱?惟冀丹心不负,彤管不老。知我者为佩为簪,惜我者为珍为宝。

尔乃胸罗万象,气运一身。挺发有力,转折如神。摇春条而含思,滴秋露而盈真。猛兮若雄骁之陷阵,柔兮如娇蕊之启唇。旷则横江万里,静则悬月一轮。喜时欲狂,书成尚无半刻;悲时暗泣,笔下如有千钧。怨则风凄雨苦,怒则涛立津吞。锦字思凝,遥遥无处可寄;回文情织,戚戚何忍两分?仁者勾朱而泪落,勇者讨逆而檄存。智者传六经与百技,信者平烽火与战云。含大义则可匡扶天下,崇九礼乃得规范彝伦。故知心正则笔正,法循则道循。行有所托,止有所因。或操之以进牍,或用之而书绅。臧否其由,实为心契;幽远其达,总是兰熏。斯德斯恩,当齐均于造化;厥馨厥美,永相偕乎典坟也!

【作者简介】

杨婷娥,浙江杭州人,小学英语老师,喜爱古典文学,多次在全国性征文比赛中获奖。现为浙江省辞赋学会会员,中国赋学网特邀评论员。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毛笔悠情——辞赋中的黄缃风物记录和书青文史感慨,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2-05 08:14英魂之刃[浙江省网友]103.253.204.186
    我也喜欢书青文史,每次读到相关的作品都能勾起我对古代文化的向往和思考。
    顶6踩0
  2. 2024-02-05 08:06fanqin[湖南省网友]192.188.170.6
    这个话题太有意思了,毛笔和辞赋真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对黄缃风物的记录更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顶10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