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解密高考文学文本:如何阅读小说?

2024-02-05 分类:热点

TIPS:本文共有 385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考生如何读懂高考文学文本——小说》是一本针对高中生和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所准备的指导读物。本书通过分析经典小说作品,探讨如何正确理解和阅读高考文学文本中的小说题材。书中提供了阅读技巧、解读方法和分析重点,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深层含义和文学特点。同时,本书还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和实例解读,引导考生从多角度去理解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无论是对文学理解能力的培养还是对高考备考的帮助,这本书都将为考生提供宝贵的指导和帮助。

原创作者 惠州一中实验,吴春霞

一、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说明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理解 B

⑴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⑵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⑴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⑵ 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 D

⑴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⑵ 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⑶ 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4.探究 F

⑴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⑵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⑶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二、文学文本阅读作品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奶奶

(美)雷布莱德伯里

(1)她手里拿着扫帚、簸箕、抹布,或是汤匙。她的两只手忙忙碌碌,做个不休,这里整一整,那里弄一弄。把垒球和鲜艳的棒球棍放回原位,给黑色的土地撒上种子,给馅饼包皮,给红烧肉浇汁,给酣睡的孩子盖被,无数次地拉下百叶窗,吹熄蜡烛,关上电灯一一于是,她老了。

(2)她不再忙碌了。她绕着屋子不断转来转去,观看每一样东西。最后,她到了楼梯口,谁也没有告诉一声便爬上了三道楼梯,到了她的屋子,拉直了身子躺下,准备死去,像一个化石的模印打在越来越冷的雪一样的被窝里。

(3)一家人围在她的床边。

(4)“让我躺躺吧。”她轻声地说。

(5)她的孩子们和孩子们的孩子们仿佛觉得她如此简单的动作——世界上最轻微的动作,不可能引起这样严重的恐慌。

(6)“祖奶奶,听我说,你现在不过是在闯过难关。这屋子没有你是会塌的呀!你至少得让我们有一年的准备时间……”

(7)九十岁的祖奶奶睁开了一只眼睛,静静地望着她的医生。

(8)“汤姆呢?”

(9)汤姆被送到她那悄声低语的床边。

(10)“汤姆,”她说,声音微弱而辽远,“在南海的岛屿上每个人都有这么一天。那天到了,他自己也明白,于是他和亲友们握手告别,坐上帆船离开了。他走了,那是很自然的一一他的时候到了。今天也是这样。我有时非常像你。你星期六要看日场演出,到晚上九点才回来,还得打发你爸爸去接你。汤姆;当你看到同样的西部英雄在同样的高山顶上跟同样的印第安人打仗的时候,那就是离开座位往剧院大门走的时候了,你必须毫不留恋,不要回头。因此,我也该在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离开剧院了。”

(11)第二个被叫到身边来的是道格拉斯。

(12)“奶奶,明年春天叫谁去给房顶换木瓦呢?”

(13)“道格拉斯,”她细声细气地说,“不觉得盖屋顶挺有趣的人就别让他去盖。”

(14)“是,奶奶。”

(15)“到了四月,你向四面看看再问:‘谁愿意盖屋顶去?’谁脸上放出光彩你就叫谁去,道格拉斯。在房顶上你可以看到全城的人往乡下走,乡下的人往天边走,往波光粼粼的小河上走;还看得到清晨的湖泊,脚下树梢上的小鸟,最舒畅的风在你周围呼呼地吹。这些东西哪怕只是为了一样,也值得我一个春天的黎明往屋顶那儿爬一趟。那是很动人的时刻,只要你有机会去试试……”

(16)她的声音低弱了,像在轻轻地颤动。

(17)道格拉斯哭了。

(18)她鼓起劲来:“唉呀,你哭什么?”

(19)“因为,”他说,“你明天就不在了。”

(20)她把一面小镜子转向孩子在镜子里他看了看她的脸,看了看自己的脸,又看了看她的脸。她说:“道格拉斯,道格拉斯,你真丢脸!你剪手指甲吧?”

(21)“剪的,奶奶。”

(22)“你的身子每七年左右就全体更新一次,指头上的老细胞,心上的老细胞都得死去,新的细胞长出来。你不会为这个哭吧?不会为这个难过吧?”

(23)“不会的,奶奶。”

(24)“那么,你想想看,孩子。那把剪下的手指甲收藏起来的人不是个傻瓜么?今天躺在这里的我也就跟手指甲差不多,一口气就能把我吹得片片飞落。重要的不是躺在这儿的我,而是那个坐在床前回头望我的我,在楼下做晚饭的我,躺在车库汽车底下的我,在藏书室里读书的我。起作用的是这许许多多的新我。我今天并不会真正死去。人只要有了家就不会死了,我还要活许久许久。一千年后会有多得像一座城市的子孙,坐在橡胶树荫里啃酸苹果。谁拿这种大问题来问我,我就这么回答他!好了,快把别的人也都叫进来吧!”

(25)全家人来齐了,站在屋子里等着,像是在火车站给旅客送行。

(26)“好了,”祖奶奶说,“我在这儿。很荣耀。看见你们围在我床边,满心欢喜。下一周该让孩子们给园子松土和打扫厕所,也该买衣服了。既然你们为了方便起见称之为祖奶奶的那一部分我不会在这儿督促你们了,那么我的另外的部分,你们称作贝特大伯、利奥、汤姆、道格拉斯等等的部分,就要接过我这项工作。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工作。”

(27)“是的,奶奶。”

(28)“不要为我难过。现在,你们都走吧,我要去寻找我的梦了……”

(29)门在某个地方静静地关上了。(孙法理译,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奶奶“睁开了一只眼睛”开始对孩子们的嘱托,可见奶奶心有牵挂,不放心家事以及子孙们。

B.奶奶“静静地望着她的医生”,既表现了奶奶对生的渴望,也表现了奶奶对死亡的平静和坦然。

C.奶奶面对死亡,有一种豁达的态度,认为死亡就如同按时离开剧院一样,突出了奶奶的形象。

D.文中加点的“新我”,指懂得反省自己、充满温情、辛勤劳作,内心充实、精神世界丰盈的人。

8、结合文本,分析文章开头叙写奶奶劳作的场景有什么作用?(6分)

答:

9、.本文写了奶奶离世前的故事,却少有哀伤的笔调,作者的意图何在?(6分)

答:

三、文学文本阅读指导

高考考生如何读懂文学文本——小说?

(一)弄清主人公是谁?主人公是故事的主角,每个镜头都有他,缺了他就不能继续讲故事了,缺了他就没有镜头。

(二)如何找准主人公?

1. 题目,2.文章中重复出现的名字,从头到尾都有的那个名字。3.缺一不可。

(三)搞清楚“主人公干了什么事情?为什么那样干?

四、分析(美)雷布莱德伯里的小说《奶奶》内容

文章主人公是谁?为什么?

师:文章有哪几个人?

学生们:奶奶、汤姆、道格拉斯和全家人。

师:主人公是谁?

学生:奶奶。

师:为什么?

学生:题目是奶奶。

学生:重复出现。

学生:奶奶、汤姆、道格拉斯和全家人,奶奶不能删掉。

主人公干了什么事情?为什么那样干?

师:奶奶干了什么事情呢?为什么那样干?

生:奶奶做家务,

师:爱跳广场舞的奶奶时尚,文章中的奶奶为什么做家务?

生:勤劳,热爱生活。

师:为什么奶奶每天都做好饭菜等着孩子们回来?

生:疼爱子孙。

师:奶奶还干了什么事情?

生:奶奶生病了。

师:奶奶害怕生病死了吗?为什么?

生:不害怕。奶奶说,“时候到了,我也该在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离开剧院了。”

师:奶奶为什么不害怕病死?

生:面对死亡坦然、平静。

师:奶奶还干了什么事情?

生:奶奶嘱托子孙不要为她难过,她会活许久许久。

师:奶奶为什么说自己会或许久许久?

生:精神长存,因为有家。

师:奶奶临走前,担心子孙吗?

生:担心,怕她死后没人做饭菜了,奶奶对子孙有养育的贡献。

师:很好。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主人公干了什么事? 为什么那样干?

奶奶做家务 勤劳、热爱生活

奶奶生病 坦然面对死亡。

奶奶嘱托 牵挂子女孙、精神长存。

五、解题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奶奶“睁开了一只眼睛”开始对孩子们的嘱托,可见奶奶心有牵挂,不放心家事以及子孙们。解题说明此项与奶奶做家务一致。正确。

B.奶奶“静静地望着她的医生”,既表现了奶奶对生的渴望,也表现了奶奶对死亡的平静和坦然。解题说明此项与奶奶生病有关,但不涉及奶奶对生的渴望。错误。

C.奶奶面对死亡,有一种豁达的态度,认为死亡就如同按时离开剧院一样,突出了奶奶的形象。解题说明此项与奶奶生病一致。正确。

D.文中加点的“新我”,指懂得反省自己、充满温情、辛勤劳作,内心充实、精神世界丰盈的人。解题说明此项与奶奶临终嘱托一致。正确。

8、结合文本,分析文章开头叙写奶奶劳作的场景有什么作用?(6分)

答: ①在人物刻画上,开头段叙写奶奶忙碌的场景如收拾房间、种地、做饭、照顾孩子等,忙碌的时间是一生,突出了奶奶一生勤劳和对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的品性。②在情节安排上,引出下文对奶奶因年老而不能再忙碌的叙写,与家人希望有一年的准备时间的情节相呼应。③在主旨上,突出表现了只有乐于生,生命丰盈充实的人,才能安于死,坦然地面对死亡的主旨。(每点2分,共6分)

9、.本文写了奶奶离世前的故事,却少有哀伤的笔调,作者的意图何在?(6分)

答:①有助于表现奶奶面对生死的坦然态度;②作者借奶奶的故事表达热爱生活、拥抱生活的人生情怀;③有助于表现人类生生不息的生命状态;④揭示了只有奉献,才能使精神长存的生命意义。(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解密高考文学文本:如何阅读小说?,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2-05 16:37不息的变幻[福建省网友]45.113.109.57
    我觉得高考文学文本的阅读方法对我们平时读小说也很有帮助,可以让我们更加有条理地理解故事,不再是一知半解了。
    顶0踩0
  2. 2024-02-05 16:30孤星*冷月[广东省网友]139.198.218.176
    这篇文章真的对我帮助很大,以前总是觉得文学文本很难懂,现在有了一些新的阅读方法,感觉自己能更深入地理解小说了。
    顶0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