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中国写意画的挑战:当代唐书安和中国书法的重要性

2024-02-07 分类:随笔

TIPS:本文共有 232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当代唐书安+只有中国书法才能挽救中国写意画”是一本探讨中国书法与写意画关系的新书。该书由当代著名书法家唐书安撰写,以独特的视角审视了中国书法与写意画两种传统艺术形式的联系与发展轨迹。唐书安认为,只有深入理解中国书法的精髓与传统,才能挽救失落的中国写意画,使其焕发新生。书中不仅回顾了中国书法与写意画的历史渊源,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理论,对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延续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本书必将成为中国书法与绘画领域的重要参考资料,引领艺术界人士与爱好者重新审视传统艺术的当代价值与发展方向。

只有中国书法才能挽救中国写意画

我固执地认为,中国写意画的表达方式和审美境界,倘若没有不俗的书法艺术实践,无论无何是无法“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的。

一个好的写意画家为什么要具备不俗的书法能力?众所周知,中国画艺术是讲究“书画同源”的,也都知道吴道子、范宽、苏东坡、倪瓒、董其昌、徐渭、陈淳、八大、郑燮,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等等艺术大家都精于书法。张彦远在论画六法中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需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

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是:究竟书法中的哪些因素对中国的写意画有直接的帮助?我的浅见:书法之于写意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使绘画线条本身充满生命的律动;二,使画面有丰富的空间节奏和“笔墨结构” (张立辰语)。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云:画有三病,皆系用笔。一曰版,二曰刻,三曰结。版者,腕弱笔痴,全亏取与,物状平扁,不能圆浑也。他为什么强调绘画线条要圆浑?好的绘画线条其本身是有空间、立体感的。美学家宗白华说:中国的字不象西洋字由多寡不同的字母所拼成,而是每一个字占据齐一个固定的空间,而写字是用笔画如横、直、撇、捺、钩、点,结成一个有筋有骨有血有肉的“生命单位”。他还说:中国字若写的好,用笔得法,就成功一个有生命有空间立体味的艺术品。川籍画家陈子庄也说:中国画应该从整体看是一幅画,分开看都不是画,是书法。这也就知道我们在欣赏经典艺术作品时,总是先从远处看画面的整体气势然后在凑到画前仔细品位那一根根充满生命律动的线条。而经典画论中在形容绘画的线条也总运用一些力量感的形容词汇,如“屋漏痕”、“折钗股”、“万岁枯藤”、“惊蛇入草”、“弯弧挺刃”、“植拄构梁”等。

反观当今许多所谓的中国画,那线条真是又版又刻又结,全不懂笔法,董其昌说:不善用笔者,非坐卧纸上,即蹲伏纸上矣,真知者语。

至于用笔的“刻与结”毛病,郭若虚言:“刻”者,运笔中疑,心手相戾,勾画之际,妄生圭角也。“结”者,欲行不行,当散不散,似物凝碍,不能流畅也。下笔怎么会“心手相戾、似物凝碍”?这是对于线条的把握不能“心闲手敏”所至。邱振中先生课堂上讲:一个艺术家如果不具备超常的敏感,不可能成为优秀的艺术家。而书法的学习和训练正是要让我们的笔在手中活起来,最后能够达到“心手双畅”的目。

什么样的书法钱条真能表达什么样的绘画风格?毫无疑问。拿徐青藤和吴昌硕分析。徐渭是少有的草书大家。其自称“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其论书法主张寄兴,强调临摹要“时时露己笔意者始称高手……亦取诸其意气而已矣。画要得“意气”,非要有行草书笔法不可。其绘画作品亦得宜于草书笔法。在他很多诗文中关于绘画的状态描写,如:一斗醉落将落日,胸中奇突有千尺。急索吴笺何太忙,兔起鹘落迟不得(写竹诗);老夫烂醉抹此幅,雨后西天忽晚霞(题芭蕉);一吸葡萄春五斗,旋移狂墨写刘伶(题梅桂爰草)。他这些“迟不得”、“抹”、“旋移狂墨”的状态都说明他的大写意绘画是建立在他精熟的草书笔法上。近代花鸟画大师吴昌硕与徐青藤在书法的取法上别有二致。吴以一生之力精研篆书名刻《石鼓文》,而篆书的学习是要求得“高古朴厚之气”,并不要求篆书写的畅快淋漓。所以吴昌硕的绘画作品给人的审美感受就是朴厚生拙、苍劲浑穆。看他的绘画线条真是有“万岁枯藤”之感。而近代另一位花鸟画大师潘天寿先生的笔墨线条得宜于隶书那种刚健质朴的线条美感。以上事例证明,只有把握了自己所喜爱的书体,并对这种书体的线条审美有了非常敏锐的把握之后,我们的绘画自然有书法的笔墨意味。

书法的线条也能够表现整幅作品的空间构成,导师张立辰先生说:不同书体的变化多端,各种笔法的轨迹,形态各异,点线组合变化莫测,从而使绘画的线条表现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拓展,所以中国画家们早就注意用此来表现万事万物的形廓、纹理、动势和情感,用墨来表现各种物体的色彩、阴阳层次、厚度及本质和意趣。进而张先生提出一个非常学术的概念:中国画的笔墨结构。在这一点上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曾提出:中国画的空间意识基于中国的特有艺术书法的空间表现力。还分析说:中国画里的空间构造,既不是凭借光影的烘染衬托,也不是移写雕像立体及建筑的几何透视,而是显示一种类似音乐或舞蹈所引起的空间感型。确切的说:是一种“书法的空间创造”。

书法笔法如何表现出空间层次?临写《散氏盘》时,邱振中先生特别强调在把散氏盘的用笔方法基本把握之后,要特别注意观察那些篆字在由线条分割开的、形态各异的空间分布。当我们真的仔细观察那些用线条分割开的空间结构时,不得不承认那些或宽或窄、或方或圆、或大或小、或断或连的线条空间分布,就是一幅精彩的绘画作品。这恐怕也是张立辰先生提出中国画要重视塑造笔墨结构的重要原因,书法在笔墨结构中的重要性因此显见。

对于我的浅见,肯定有人抬杠:是书法家就能画好画了?当然不能绝对,但,一个有书法功底的人起码具备画好中国画的基本条件,而一个没有书法功底的人,即或在绘画上拥有很大声名,倘在书法上犯有偏科之疾,那他的作品还不能称名于“中国画”之列。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中国写意画的挑战:当代唐书安和中国书法的重要性,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4)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2-07 08:26天仙寳寳[江苏省网友]103.226.135.45
    希望能看到更多艺术家通过中国书法传统为写意画注入新的灵感和活力。
    顶28踩0
  2. 2024-02-07 08:21じ☆vの文[内蒙古网友]203.18.81.54
    中国写意画的挑战在于如何在自由笔墨中体现传统的韵味,这是一种技艺与理念的融合。
    顶0踩0
  3. 2024-02-07 08:16不是人[宁夏网友]103.24.119.34
    当代艺术需要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唐书安正是这样的探索者。
    顶0踩0
  4. 2024-02-07 08:11我们☆曾经牵着手[湖北省网友]60.194.160.105
    这真是一项挑战,传统的中国书法需要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
    顶0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