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怀宁寨:探索古老的文化遗产

2024-02-12 分类:推荐

TIPS:本文共有 272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怀宁寨位于中国安徽省怀宁县境内,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寨门。怀宁寨建于明代,历经风雨千年,保存完好。寨内古老的街巷、石板路、传统民居以及古老的城墙构成了怀宁寨独特的文化景观。寨内还有一座古老的庙宇,保存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遗迹,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观光。怀宁寨依山而建,风景秀美,四季景色各异,是摄影爱好者的最佳去处。此外,寨内还举办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和手工艺品展示,游客可以体验到丰富多彩的当地文化。怀宁寨是连接历史与现代的纽带,也是怀宁县重要的文化遗产。

:怀宁寨

怀宁寨在本境淮宁湾乡淮宁河南岸,即现在的薛家城子,寨依山临河,位于冲要之地。宋《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八》载,“怀宁寨,故长宁寨也,庆历中重修,赐今名。东南至顺安寨四十里;南自宽州,至清涧城四十五里;西至绥平寨四十里;北至大理河八十里,至横山一带。”据此可知,怀宁寨在宋庆历年前叫“长宁寨”,在庆历年间(1041—1049)重修后,改名为“怀宁寨”。金正大三年(1226),升怀宁寨为怀宁县,元初将绥平县并入怀宁县,元至元四年

(1267),怀宁县并入清涧县。此后,怀宁寨再未设县治。

怀宁寨在北宋与西夏的军事对峙中作用十分突出。宋魏泰《东轩笔录》载:“延州當西戎三路之衝,西北金明寨,正北黑水寨,東北懷寧寨,而懷寧直橫山,最為控要”。由此可知,怀宁寨地处延州(今延安)东北之要冲,距西夏控制的横山最近,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宋史·志第四十》“怀宁砦”(“砦”同“寨”)条下注:“延州延川县旧砦,东至绥德军四十里,西至绥平砦四十里,南至青涧城七十里,北至克戎砦六十里。”这段话也说明,怀宁寨确为兵家必争之地。如果西夏占据怀宁寨,不仅可以控制淮宁河川中部,威逼川东之绥德军和川西之绥平寨,还可以南下攻打清涧,进而直逼延州。如果宋军据寨防守,可以与绥德、绥平寨连成一线,相互呼应,有效防止西夏南进,还可以伺机攻取大理河川,进而威逼横山。北宋在庆历年间(1041—1049)重修怀宁寨,是完全出于军事战略的考虑,是军事防御的需要。是时绥德称绥州,其地为西夏绥州监军司嵬名山所控制。《中国通史》载,宋治平四年(1067),“十月间,夏国绥州监军司左厢监军嵬名山被宋知清涧城种谔胁迫,以绥州降宋”。(《西夏书事》亦有“冬十月,左厢监军嵬名山以绥州内降”的记载。)西夏主谅祚派兵4万冀夺回绥州,被种谔打败。时宋鄜延都监折继世,率步骑军万余驻扎怀宁寨。折继世领兵从怀宁寨急赴银州,将嵬名山部众13000户安置在大理河川。西夏派兵争夺,双方于大理河川发生激战,西夏兵连吃败仗。这就是历史上记载的“规度大理河川,择要设堡,画地三十里,安置降人”事件。由此,可见怀宁寨战略地位之特殊。对怀宁寨的战略位置西夏同样看得十分清楚,怀宁寨无疑是横在他们面前、阻挡他们南进的主要障碍,必拔之而后快。清·吴广成《西夏书事》载:宋熙宁三年(1070)九月,西夏国相梁乙埋“遣兵距寨六十里筑细浮图寨,宿重兵守之。旋以三万骑薄怀宁城,竟日不退。西路都巡检贾翊与延州巡检燕达将所部五百人跃马奋击,所向披靡,夏兵不胜而走。”这段文字虽然简练,但却记录了一次精彩的战事。《宋史·志第四十》“怀宁砦”条下注有“北至克戎砦六十里”之语。这里“乙埋遣兵距寨六十里筑细浮图寨,宿重兵守之。”这里的“寨”就是指“怀宁寨”,细浮图寨(即克戎寨,今双湖峪镇张家寨)距怀宁寨刚好“六十里”。修筑好后,即派重兵把守。这是战前的情况,西夏针对怀宁寨而修筑了“细浮图寨,并驻有重兵,是作了充分准备的。“旋以三万骑薄怀宁城,竟日不退。”这是西夏兵围攻怀宁寨的情况。“旋”是“不久”的意思,就是说西夏在修筑好细浮图寨之后不久,就迫不及待地派出3万骑兵围攻怀宁寨,整整围攻了一整天,还不退兵。说明宋兵防守十分顽强。“西路都巡检贾翊与延州巡检燕达将所部五百人跃马奋击,所向披靡,夏兵不胜而走。”这是宋军反击的情况,也是战事的结局。”宋军以逸待劳,在夏兵疲惫之时,宋将贾翊和燕达率领骑兵500余出城奋勇作战,敌人难以抵挡,撤兵逃走。宋军在怀宁寨创造了一个以少胜多的战例,延州巡检燕达因功提升为鄜延都监。

绥州落入宋手,西夏终不甘心。熙宁十年(1078)十月,夏主秉常亲率西夏主力十六万大军,列阵于绥州城外,企图夺回绥州。宋陕西路安抚使,端明殿学士石越,采用刘舜卿之计,设疑兵于环州牵制夏将仁多,调环庆主力于绥德南怀宁、绥平一线,待西夏主力久攻绥州不下,兵疲马乏之际,转入-。绥州城内,种古、刘舜卿率领宋军依靠坚固城墙,精良的器械,坚守二十余日。西夏军久攻不下,士气低落。此时,种、刘二将遂以烟火为号,一时间怀宁寨、绥平寨两路伏兵尽起,大败西军。夏主秉常被李清等救出,幸免于难。宋军欲乘胜追击,无奈天降大雪,只得退兵。

宋元丰七年(1084)怀宁寨与米脂、义合、浮图、怀宁、顺安、绥平六城寨隶属绥德城。元符二年(1099),改绥德城为绥德军。怀宁寨归绥德军。金天会六年(1128),金将娄室攻下延安府、绥德军,怀宁寨遂属金。此后,金与西夏在怀宁寨亦多次发生战事。

自宋及元的200多年时间里,怀宁寨时常处于战事之中。直至现在,这里仍然流传着一些关于战争的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北宋时期,杨门女将杨金花驻守怀宁寨,杨文广驻守淮宁河上游距怀宁寨40里的绥平寨。杨文广那时才只有十几岁。姐弟约定,如果有西夏兵进犯,便敲击金钟报警,相互驰援。一天,杨文广在校场上训练兵马,忽然想念起姐姐金花,就敲响了金钟。杨金花此时正在校场上操兵练将,听到钟声后大惊,便急忙带领兵将,飞速赶到绥平寨。知是文广任性,就狠狠把弟弟批评了一通,嘱咐他以后再不可任性。几个月后的一天早上,金花正在梳头,突然,又听到了钟声,她以为文广又在开玩笑,就没有理会。后来,钟声一阵比一阵急促,金花方才意识到绥平寨有了战事。于是,急忙带兵驰援。在距绥平寨十里地的老君殿,遇见了败下阵来的杨文广,一看淮宁河已变成了血河,河边的柳树也被染成了红色。杨金花悲愤交加,忙和弟弟整顿兵马杀回绥平寨,打败了正在寨中庆贺胜利的西夏兵,重新夺回了绥平寨。为了记住这血的教训,杨金花把怀宁寨改为血家城,把柳树染红的地方叫做红柳湾。红柳湾名字至今未改,只是人们觉得“血”字不吉,后来就把血家城改为薛家城则了。这虽然是一则民间传说,但却反映了战争的残酷,表达了人民群众厌恶战争,企求和平的愿望。

怀宁寨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往日的-、剑气金声,已悄然消逝。只有那倾颓的城垣、残破的古寺,在暮色残阳中垂垂而立,形影相吊。但它毕竟是中华民族的纷争与融合的见证者。在民族和睦、社会和谐的今天,作为本境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其意义远不仅仅如此!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怀宁寨:探索古老的文化遗产,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4)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2-12 16:34阿萨伊[辽宁省网友]203.14.188.3
    非常喜欢怀宁寨的氛围,能够让人领略到古老文化的魅力,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去探索。
    顶7踩0
  2. 2024-02-12 16:25185708570[浙江省网友]163.53.220.159
    怀宁寨的古老文化真的很有魅力,每一块砖瓦都散发着历史的气息,令人难忘。
    顶5踩0
  3. 2024-02-12 16:16韩柒寳。[宁夏网友]101.102.110.11
    我去过怀宁寨,确实能感受到悠久的历史文化,希望能够保护好这些宝贵的遗产。
    顶13踩0
  4. 2024-02-12 16:07lo[吉林省网友]202.189.187.113
    怀宁寨真的是个了不起的地方,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古老的文化遗产,让人着实震撼。
    顶2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