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苏轼32字自省:养生人士圭臬

2024-03-19 19:19:39
相关推荐

苏轼(1037-1101),是中国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和文学理论家。他所写的“苏轼写了32个字+供自己每天自省+至今仍被养生人士奉为圭臬”,指的是苏轼自创的“赴任千里被弹冠,一日不诵数行,如沐春风”的养生格言。这32个字被认为是苏轼在面对世俗纷扰、官场挫折时,用以自勉、自省的格言,显示了他的乐观与毅力。不仅如此,这句话也被很多养生人士奉为养生圭臬,认为它体现了卧薪尝胆、恪守初心、坚韧不拔的精神。苏轼自省的同时,也以此诫勉后人,成为了激发人们不断进取、坚韧不拔的榜样。

现在流行一个词,叫“斜杠青年”。如果给这个词找一个鼻祖,那么苏轼是最合适不过了。

苏轼最被人熟知的是他的文艺天赋,他能写擅画,是北宋顶级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诗人、词人。同时,他还精通美食、建筑、哲学、酿酒、制砚、炼丹之道。不过,我今天要谈的跟以上无关,而是他不太为人所知的养生之道。

苏轼是北宋着名的养生达人,他曾自创了一套养生秘诀。

01雪堂箴言

元丰四年(1081年),也就是苏轼来到黄州的第二年,他为了生计,申请了一块黄州城外不远处荒废的营地,将其开垦出来,用来种庄稼自足。这块地就是“东坡”,也是从这时候开始,苏轼自称为“东坡居士”。

苏轼在东坡的坡顶上,亲自建了三间草房,从那里俯视,能看见坡下的茅亭。次年又在茅亭前面修建了有名的雪堂。

这雪堂是在二月的大雪中竣工的,苏轼亲自给墙漆了漆,在上面画了雪中寒林好水上渔翁,并在雪堂的墙门上写了32个字,供自己昼夜观看,也向亲友警示:

出舆入辇,蹶痿之机。

洞房清宫,寒热之媒。

皓齿蛾眉,伐性之斧。

甘脆肥浓,腐肠之药。

用今天的话解释一下就是:

出入乘车坐轿,就给了腿脚疲软、瘫痪可乘之机;住在幽深的房子和清凉的宫殿,就会容易身患伤寒、暑热的病症;迷恋明眸皓齿的美女佳丽,则会耗散精神,透支性命;贪图甜腻重口的美食,就容易侵腐肠胃,损害健康。

总结一下苏轼的养生哲学,其实就是“别让自己太舒服”。这跟孟子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其实都是一个道理。

02节制欲望

早起跑步不如睡懒觉舒服,但是睡懒觉却睡不来一个健康的身体和自律的习惯。

去健身房举铁不如在家里“葛优躺”舒服,但“葛优躺”却能躺来一身肥膘和椎间盘突出。

上网课学习不如玩游戏、刷短视频舒服,但是游戏和短视频却玩不来一个理想的好成绩。

养生不只是身体的事情,也有精神的参与。苏轼的养生之道,不仅是节制食色之欲和坚持劳动和运动的习惯,还有精神的砥砺,比如瑜伽和冥想,还有对佛道哲学的修行。

苏轼曾在给朋友李常的一封信中,谈论起他对节制与单纯的看法。

仆行年五十,始知作活。大要是悭尔,而文以美名,谓之“俭素”。然吾侪为之,则不类俗人,真可谓淡而有味者。不戢不难,受福不那,口体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

大概意思是:

我现在五十岁了,才知道该怎么生活。在我看来,生活的要义就是“吝啬”,说得好听一点,就是“节俭朴素”。但是我们过日子却跟穷苦人不一样,我们是“淡而有味”。《诗经》里也说,生活节制有度,所受福祉就多。人的口腹、食色之欲哪会有穷尽呢。经常加以节制,才是珍惜福祉、延年益寿的大道啊!

(网图,侵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3-29 19:19碧色长天[宁夏网友]101.55.231.53
    这32字的自省凝缩着苏轼的智慧,真正值得我们学习。
    顶10踩0
  2. 2024-03-24 19:19九尾孤影[海南省网友]103.227.212.53
    苏轼的自省是我们学会养生的榜样。
    顶4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