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儒释道三教养生论述与王阳明的心学养生琢磨颇深

2024-03-23 08:30:55
相关推荐

《儒释道三教养生论述很多+再看王阳明的心学养生+真是绝了》一文探讨了儒释道三教在养生领域的论述,着重介绍了王阳明心学养生理论。从多角度阐述了儒释道对养的重视和方法论,强调了心气体一体的观念,并结合王阳明心学的养生理论,深入讨了心态对健康的重要性。文章凸显了传统文化对健康的关注和独特见解,展现中国传统养生智慧的魅力。对于追求身心健康的人士,此文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启发,有助于拓展对养生理论的认识,为当代人的健康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指导。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文化叫“养生”,儒释道三教,对养生发表的论述浩如烟海。但是三教还算是殊途同归,认为养就是保养和调息,生就是生命和生存,养生的目的是让我们拥有一个一个强壮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灵。但是归根结底,养生就是养心。

在《吕氏春秋.贵生》中说:“圣人认为天下所有的事情当中,没有比养生更宝贵的”,如何保护我们的生命啊?这就需要我们在生命主宰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上用功。

耳朵虽然经常想听“悦耳”的声音;眼睛虽然经常想看“好看”的东西;鼻子经常想闻一些“芳香”的香气;嘴巴上虽然经常想吃“美味”的食物。但如果任由耳朵、眼睛、鼻子、嘴巴这些器官去发展他们的爱好,那么生命就会被它们所主宰。本来应该由生命去主宰他们吃什么?听什么?看什么?闻什么?做什么?结果本末倒置。在这种情况下生命的进程就变成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

对于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等器官不愿意接受的事物,但只要对生命有利,就应该去做。由此看来耳朵、眼睛、鼻子、嘴巴不能擅自行动,必须有所节制。这就像担任官职一样,不允许随意行事,必须有所节制,这是珍重生命的方法。

所谓节制就是克制。王阳明说:“人需要有为自己着想的心,方能克制,能够克己,就能够成为自己。”

有一次,王阳明的弟子萧慧,对王阳明说:“自己眼睛爱看美色,耳朵爱听好听的话,嘴巴爱吃美味,四肢爱享受安逸,我无法克制他们,自己不能克己。”

王阳明说:“美色使人目盲,美声使人耳聋,美味使人口伤,放纵令人发狂所有这些对你的耳目,鼻口和四肢都是有害的。如果真的是为了他们好,你就要像照顾小孩一样,给他指引,什么应该听?什么应该说?什么应该做?而不是放纵他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真的只有做到孔子所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才能实现耳、目、口、鼻和四肢为自己的心所服务。以前不太了解孔子的这四句话,觉得好像是顺口溜,现在知道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是为了自己的耳目口鼻和四肢好,为了自己的好。

并非你的耳、目、口、鼻和四肢自动不看或者看,听或者不听,说或者不说,动或者不动,这必须是你的心在起作用,如果你的心不存在,你的耳、目、口、鼻也就就失去了他本来的意义,变成那一团血肉。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举个例子,如果“心”专指那一团血肉,现在有个人死去,那团血肉人在,但为什么不能是不能言、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呢?所以你懂得的只有心在起作用。

王阳明把这个真正的“心”比作是天理。因为有了这个天理,所眼睛这一团肉便能看;耳朵那一团肉便能听;鼻子那一团肉便能闻;嘴巴那一团肉便能够说,四肢便能够行动。这就是你真实的自我,它是人的肉体的主宰,如果没有真我也就没有肉体。确实,有了他就生没有他就死,你若真为了那肉体的自我,必须依靠这个心,做到戒慎于不视网,恐惧与不闻,害怕对这个真我的本能有一丝的损伤,稍有丝毫的非礼萌芽,有如刀割针刺真是不堪忍受。必须扔掉刀,拔掉针。如此方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才能够真正地做自己。

有一次,恰巧一个弟子蒙着一只眼睛来找王阳明,她忧伤的对王阳明说:“我的眼睛坏了,我现在心情非常糟糕,这可怎么办呢?”王阳明脱口而出:“你呀!真是贵目贱心”,这个回答就不仅仅是养生的问题了,他是心学的精髓,也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参考资料:《吕氏春秋.贵生》、《王阳明心学》、《传习录》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4-05 16:31GG永不言败[贵州省网友]103.22.255.45
    王阳明心学养生观念对于当代人们身心健康有着启发意义是种传统智慧延续与发展。
    顶0踩0
  2. 2024-03-30 00:31伽蓝雨轩[香港网友]203.32.187.56
    对于儒释道三教养生论可以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粹融合了养生道与思想修养具有深远意义。
    顶0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