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不科学的素食风险:养生不佳 易患疾病

2024-03-23 14:10:43
相关推荐

《不科学的吃素+非但不能养生+还会让你惹一身病!》 现如今,很多人选择素食主义作为健康生活的一部分,然而,一些不科学的素食观念可能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一味地排斥肉类,导致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摄入不足,容易发贫血和免疫力下降。此外,不合理的素食习惯也可能导致维生素B12、铁、锌等微量元素缺乏,进而引发多种健康问题,包括疲劳、头晕、抑郁等。更严重的情况还可能引发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因此,在选择素食的时候,应该根据个人需求,合理搭配各类植物蛋白,同时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才能达到健康与养生的效果。

不科学的吃素,非但不能养生,还会让你惹一身病!

提起素食,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青菜、萝卜和豆腐。事实上,素食并不仅仅是青菜、萝卜和豆腐这些蔬菜。

素食餐馆的解释:“素食,就是在饮食中排除源于动物的成分。简单说来就是不吃肉,不吃鱼,不吃动物性食物。素食,不仅仅就限于蔬菜。”

除了蔬菜,素食还包括瓜果等其他植物性食物。在素食包含的种类中,大家比较常见的谷物(包括水稻、小麦、大豆等)和坚果(包括核桃、花生、瓜子等)也属于素食的两项分支。事实上,五谷杂粮、绿色蔬菜、美味水果、各色干果、食用菌类、豆类制品……这些都是素食的源头活水。

而我们通常所说的“素食”,涵义也很广泛。国际上通行的素食种类一般包括四种。

1.奶素食:可吃奶类制品,不吃蛋类、肉类。

2.蛋素食:可吃蛋类,不吃奶类制品及肉类。

3.蛋奶素食:蛋奶均食,不吃肉类。

4.严格素食或纯素食:蛋类、奶类及一切与动物有关的食品包括燕窝、蜂蜜等都不吃,只吃植物。

对中老年人而言,“三高”话题怎么都甩不开,由于饮食油腻是导致“三高”、脂肪肝等疾病的主要元凶,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与肉类“决裂”,成为素食主义者。但专家表示,不科学的吃素非但不能养生,还会让你惹一身病!

吃素30年,103岁阿婆摔倒进手术室

武昌的杨婆婆吃素近30年,一直坚持不沾荤腥。

这一天,杨婆婆刚洗完澡,走出卫生间时突然滑倒在地。家人把她扶起来后,她觉得髋部剧烈疼痛,一步也动不了。

家人马上把她送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杨婆婆的右侧髋关节骨折。

因为杨婆婆常年吃素,骨质疏松情况非常严重,再考虑到其年事已高,又患心脏功能衰竭等疾病,手术风险非常大。

最后专家们经过会诊评估后,为杨婆婆进行了换关节手术,手术也非常成功。

天天吃素,小心没病吃出病

素食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它的健康功效,这恐怕也是大多数人选择素食的初衷。

王煜就是位素食的坚决拥护者。对他而言,五年的吃素经历并不算长,但吃素后明显感觉到的身体变化却足够受益终身。他笑着告诉记者,他的血压和胆固醇以前一直偏高,但自从食素后明显有了回落。身体的这种可喜变化给了他吃素的动力和恒心。

记者接触的每一个素食者,几乎都能说出吃素的种种好处来。就连素食经历才半年的蒋春松,提到吃素对身体的好处,也是滔滔不绝。在下沙一家人力资源部门上班的她,因为饮食的不规律患上了慢性胃炎。每天中午昏昏沉沉的状态更是令她没有饱满的精力应对工作的压力。可自从吃素以后,不仅从没因为胃疼去过一趟医院,就连头疼等不舒服的感觉也渐渐消退。

偏食

素食者说:偏食只与营养素缺乏有关,与素食无关。

因为不吃肉类,因此很多人自然地也就把素食和“偏食”联系了起来。的确,很难想象一个成天和素食打交道的人如何去补充鸡、鸭、鱼、肉里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

“偏食和素食,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根本就不可能产生联系。”现北京大学素食协会会长罗浩替我们解答了这个存在于大部分人心中的疑惑。罗浩说:“人体生存所需要的7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以及膳食纤维,缺乏了这7种营养素其中之一,就是偏食。而在素食中,能找到鸡鸭鱼肉等动物性食物中所能找到的营养成分。”

举个最普通的例子,很多人认为必须以肉食补充蛋白质和脂肪,其实通过素食完全可以满足。如豆类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植物性蛋白质其实比动物性蛋白质更优质,更易为人体吸收。

维生素B12在植物中的获取来源:“紫菜及海藻类、牛奶、乳酪、乳制品。

医生提醒,长期吃素,当心疾病找上门:

1、遇到小病就容易倒下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营养研究室主任医师常翠青介绍,老年人的合成代谢不断下降,分解代谢在增加。

因此,一旦饮食搭配不好,长期过素,很容易引起营养不良。

蛋白质摄入不足时,免疫系统的免疫球蛋白会减少,从而让身体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人会更容易患流行性感冒和各种疾病,还会增加肿瘤的发病几率。

2、快速老化

因为蛋白质摄入不足,皮肤会加速老化,女性卵巢功能就会下降,可能会出现闭经、月经紊乱、内分泌失调等问题,相信吃素减肥的女性都有体会。而这些问题会加速女性衰老。

3、同样有脂肪肝风险

一些素食者的饮食中蛋白质、维生素B12、叶酸等摄入不足,这就让载脂蛋白的合成原料缺乏,体内载脂蛋白的合成随之减少,从而出现脂肪输出障碍。

当无法输出的脂肪沉积在肝内,可导致营养失调性脂肪肝发生。

4、引起胆结石

如果只吃素不吃荤,血液中胆囊收缩素水平较低,胆囊无法及时收缩,胆汁就可能淤积,长期的胆汁淤积可能导致结石形成。

5、便秘

在肠道没一点“油水”的情况下,胃肠运动会变慢,粗纤维食物的水分全被肠道吸走,肠内容物干结,便秘由此产生。

所以吃水煮蔬菜时也不妨加一点油。

最后小编提醒大家,虽然吃素的好处比吃荤多,但长期吃素就属于矫枉过正了,与均衡饮食的原则相悖。因此,吃素养生也要张弛有度,在保证均衡营养的前提下,用适当素食加以调节。

解油腻

牛奶

牛奶含有丰富的乳清酸和钙质,它既能抑制胆固醇沉积于动脉血管壁,又能抑制人体内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减少胆固醇产生。

葡萄

葡萄、葡萄汁与葡萄酒一样含有一种白黎芦醇,是能降低胆固醇的天然物质。动物实验也证明,它能使胆固醇降低,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所以萄葡是高脂血症患者最好的食品之一。

玉米

玉米含有丰富的钙、磷、硒和卵磷脂、维生素E等,均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印第安人几乎没有高血压、冠心病,这主要是得益于他们以玉米为主食。

苹果

苹果因富含果胶、纤维索和维生素C,有非常好的降脂作用。如果每天吃两个苹果,坚持一个月,大多数人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心血管有害)会降低,而对心血管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会升高。实验证明,大约80%的高脂血症患者的胆固醇水平会降低。

大蒜

大蒜是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可以减少血中胆固醇和阻止血栓形成,有助于增加高密度脂蛋白。

韭菜

韭菜除了含钙、磷、铁、糖和蛋白、维生素A、C外,还含有胡萝卜素和大量的纤维等,能增强胃肠蠕动,有很好的通便作用,能排除肠道中过多的营养,其中包括多余的脂肪。

洋葱

洋葱含前列腺素A,这种成分有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功能。它还含有稀丙基三硫化合物及少量硫氨基酸,除了降血脂外,还可预防动脉硬化。40几岁的人要多吃点。

香菇

香菇能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经常食用可使身体内高密度脂蛋白质有相对增加趋势。

冬瓜

经常食用冬瓜,能去除身体多余的脂肪,起到减肥作用。

胡萝卜

胡萝卜富含果胶酸钙,它与胆汁酸磨合后从大便中排出。身体要产生胆汁酸势必会动用血液中的胆固醇,从而促使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降低。

海带

海带富含牛磺酸、食物纤维藻酸,可降低血脂及胆汁中的胆固醇。

山楂

山楂具有降血脂、血压、强心和抗心律不齐等作用。

木耳

木耳可明显降低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且有降胆固醇作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1)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3-30 06:10reality[甘肃省网友]118.125.187.56
    素食确实有好处但要注意营养均衡不还是会有风险。
    顶0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