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秋季全面养生保健攻略:护理身心 迎接健康秋天

2024-03-25 20:32:00
相关推荐

秋季养生保健全攻略旨在为大家提供全面的健康指导,帮助人们在秋季更好地调养身心。秋天是气候多变的季节,容易引起身体不适,因此正确的保健方法尤为重要。本攻略包括合理食补建议、适宜运动方式和心理调适技巧,旨在帮助人们适应秋季的气候变化,增强抵抗力,预防常见的秋季疾病,如感冒、秋燥等。此外,攻略还将介绍中医养生的秋季特点,并提出针对性的调养方法,帮助人们根据自身体质选择合适的养生方式。通过本攻略的指引,读者们将更好地了解如何在秋季保持健康,享受美好的秋日生活。

送走火热的炎夏,人们迎来了丝丝凉意的收获季节。在感受秋高气爽、心旷神怡的同时,人们常常烦恼于秋天带来的季节病。

1、主动饮水除秋燥。中医认为一年四季的气候特点与五脏六腑存在密切的关系。而秋季,空气中的水分含量渐渐减少,湿度降低,燥是主要的气候特点。

秋燥可以让所有人出现口咽、皮肤等部位干燥,主动饮水是防秋燥的最佳方法。干燥的秋季使人的皮肤日蒸发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肺呼吸日蒸发水分在300毫升以上,因此,主动饮水是秋季养肺除燥的重要环节。

主动饮水是有一定技巧的,即一次不宜大量地快速饮水,要多次少饮。最好是在晨起漱口、清晨锻炼之前、晚上睡觉前各饮水200毫升,白天的两餐之间可饮水800毫升左右,这样可使肺腑滋润,充满生机。

饮食上宜多选食一些生津润肺、养阴清燥的食品,如梨、萝卜、芝麻、银耳、藕、香蕉、苹果、橄榄、猕猴桃、枇杷、蜂蜜、鸭肉及新鲜蔬菜。以上蔬菜富含水分,酸甜可口;尽量减少大辛大热、麻辣煎烤等燥热性食物的摄入,如辣椒、姜蒜、羊肉、牛肉、卤菜、五香粉、茴香等。

以上有益食物中.以梨为最佳。中医认为,梨味甘性寒,具有生津止渴、养阴润肺、化痰止咳、滋肤美颜之功效,是抵御秋燥邪气,保养肺脏的精品之果。而且秋天梨类属于时令水果,产品丰富,价廉物美。

2、秋季咳嗽不能随便买药吃。秋季与肺脏联系密切,所以在这个季节里,人们容易患肺系疾病。人们常常会出现一系列肺气阴受伤、津液缺乏的症状,如口渴咽燥、声音嘶哑、干咳少痰,有时伴有大便干结,甚至流鼻血、咯血等症状。很多人甚至被诱发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疾病。

由于秋季午热早晚凉、温差比较大,干燥的空气容易夹杂致病粉末或微生物,侵害和损伤呼吸道黏膜导致咳嗽。

秋季咳嗽与其他季节咳嗽的表现、病机、治疗有一定的区别。一般情况下,秋季咳嗽多表现为干咳少痰或无痰。中医认为这种咳嗽的发病机理是外燥伤肺,损伤肺阴,津液缺乏所致,所以,用药应该以滋阴润燥药物为主,驱除外燥,补足肺阴。

常用的药物有雪梨膏、蜜炼川贝枇杷膏等润肺之品。抗生素常常用于治疗咳嗽,但是对于秋燥咳嗽一般效果较差或者无效,而且有些抗生素会引起胃肠道反应,出现腹泻等副作用.丢失水分,加重肺燥,加重咳嗽。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在秋季息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情况下。抵抗力较差的老年人、儿童更容易出现呼吸系统疾病。所以,入秋后,这两类易感人群应该在日常起居、饮食等方面注意顺应季节变化,早晚时注意随气温变化添加衣物。

3、初秋要进补但不宜大补。秋季适度进补,是恢复和调节人体内脏器官机能的最佳方法,也为人体迎接寒冬的考验奠定基础。

立秋后,早晚凉爽,如果自己时有皮肤枯涩、口渴咽燥、声音嘶哑、干咳少痰.有时伴有大便干结、甚至流鼻血、咯血。或者伴有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这些是燥邪犯肺,身体虚弱的表现。

因此,秋季进补调理大法主要是“润肺、养肺”。人们除了可以到医院吃一些防治秋燥的膏剂外,也可以自己熬一些简单的膏方,以秋季进补。

秋季进补切忌温燥,比如说人参、鹿茸、海狗肾、狗肉、羊肉等等,不可列为秋令进补药物和食物。有人食用人参炖老母鸡进补,却导致鼻孔出血,以上所说的鹿茸作用更强,因此,秋季进补最好还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补。

4、秋风掠过的皮肤如何补水。入秋以后,温度下降,人体毛细血管开始收缩,血液流动速度减慢,藏在皮肤内的汗腺和皮脂腺等分泌减少。

缺少了皮脂和水分的滋润。人体体表最外层的表皮角质层就会干枯,老化加快,出现脱皮现象。那些本身固水就差的皮肤,就会像没有水灌溉的旱田一样。开始起皱、干裂。那么应该如何补充缺乏供应的水分呢?

首先,秋冬季洗澡不要太频繁和时间太长。一般一周洗一到两次澡,水温要适宜,不宜过热或过冷。有些老年人喜欢用很热的水冲洗,不仅舒服,也止痒。其实这样对皮肤很有害,洗后会皮肤更干燥和瘙痒。

洗澡时严禁长时间搓揉,泡沫尽快用水冲掉,避免碱性物质长时间留在皮肤上;尽量少打沐浴露或肥皂,尤其是皮肤皱褶处不要用碱性太强的肥皂,可用碱性小的婴儿皂。不要反复搓洗,可多温水泡澡,洗后一定要擦干,根据自己皮肤的特点徐些保湿的霜或油。

对家庭主妇来说,千万不要反复不停地洗手。尽量戴手套做家务或接触化学品,以免频繁洗手后固有的一点油脂也丢失。

每天早晚各洗一次脸,清洁皮肤宜用温水,合适的水温是18~30℃。

5、家庭常用的秋季进补膏方与食物。二冬膏:天冬、麦冬各一斤,先将天冬和麦冬洗净,加水煎煮3次,每次煎3小时左右,合并3次煎液,用纱布过滤,再将滤液放锅内用小火浓缩成膏状。每100克浓缩膏加50克蜂蜜混匀即可。每次取10~15克,用白开水冲服,每日2次。尤其适用于老年人防治秋冬季燥咳和补益。

川麦雪梨膏:川贝母、细百合、款冬花各15克,麦门冬25克,雪梨1000克,蔗糖适量。将雪梨榨汁备用,梨渣同诸药水煎2次,每次2小时,两液合并,兑人梨汁,文火浓缩后纳入蔗糖400克,煮沸即成。每次15克,每日2次,温开水冲饮或调入稀粥中服食,清肺润喉、生津利咽。

鲜梨汁:雪梨或甜水梨。洗净切成条,放人榨汁机取汁备用。取等量凉开水与梨汁勾兑成饮料(不能用开水。以免破坏梨子中的有效成分),代茶饮服。具有清热止渴、滋阴润燥的功效。适用于外感发热、咽喉疼痛者。

梨藕萝卜汁:梨子两个、生白萝卜、鲜藕各半斤。一起榨碎搅成汁,加蜂蜜半两调匀后,分3次服用。

雪梨川贝羹:雪梨一个,川贝母5g,冰糖10~15g。将川贝研粉,雪梨蒂处切下一块备用,挖去雪梨核心,再将川贝粉、冰糖填充入鸭梨内,盖好备用的蒂块,蒂向上放入小碗内,加水适量,隔碗蒸。先急火烧开,再慢火蒸40~60分钟即可。服用时连梨带汤喝下。

银楂雪梨汤:银耳10g,山楂10g,雪梨一个约200g,冰糖10g。银耳用水泡发,去其杂质漂净,将银耳、山楂、雪梨、冰糖放入砂锅内,加水约600毫升。慢火熬至一小碗;或以上诸品加水一小碗上笼蒸60分钟左右。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作用,小儿尤为适合。

老鸭雪梨汤:雪梨切成块,于老鸭合煮、熬汤,具有清热润燥的作用。

百合汤:百合50克,蜂蜜30克,煎汤连同百合服下。能够润肺清热、止咳化痰、生津养肺。

白菜汤:鲜白菜适量,蜜枣2~3个,同放瓦煲内,老火煲汤。清润而不燥,清甜可口。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4)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4-10 20:32若你喜欢怪人[福建省网友]43.243.89.93
    3.护理身心迎接健康秋天这个话题挺贴近生活希望能学到些简单又有效养生方法。
    顶2踩0
  2. 2024-04-06 20:32傻孩子[甘肃省网友]27.50.177.85
    2.健康秋天从秋季养生开始这篇攻略应该会有很多实用建议期待着能学到些新知识。
    顶4踩0
  3. 2024-04-02 20:32我shi你的甜。[天津市网友]203.25.182.174
    @彼岸秋季全面养生保健攻略听起很实用!现在正是候注意身心健康迎接秋天到。
    顶0踩0
  4. 2024-03-29 20:32彼岸[浙江省网友]203.29.123.0
    1.
    顶5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