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春秋战国时期的笔是什么称呼

2015-02-20 分类:百科

毛笔刚问世时的称谓有不律、插(竹)等,现在统一叫毛笔。

据汉代许慎《说文解字》等文献记载,吴国称之为“不律”,楚国称之为“聿”,燕国叫“弗”,秦国叫“笔”。 后来秦一统天下,“笔”的名字便被确定下来,因为是用兽毛制成,所以叫毛笔,一直沿用至今。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春秋战国时期的笔是什么称呼

春秋战国,诸侯称雄。此时,各国对毛笔的称呼都不同。吴国(今江苏)叫“不律”,燕国叫“弗”,楚国(今湖北)叫“插(竹)”和“幸”,秦国叫“笔”。

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笔”就成了定名。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中有“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拂”,“秦谓之笔,从聿从竹”的记载。而白居易称笔为“毫锥”,《寄微之》诗云:“策目穿如札,毫锋锐若锥。”至元代、明代时,浙江湖州涌现出一批制笔能手,如冯应科、陆文宝、张天锡等,以山羊毛制作羊毫笔风行于世,世称“湖笔”。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