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反春现象是什么原因

2016-03-18 14:32:11
相关推荐

  反春现象是人们认为是温度回升快,暖空气来得早。有朋可能会说,气温回升快,作物早长不好吗还真不好,气温回升快,病虫害也来得快,造成农作物受害,出现减产的情况。

  反春现象是代表气温回升早,后期出现倒春寒的几率也增大,反春现象会使农作物发生冻害也会出现减产的情况,给农民带来损失。

  在反春前立冬后北方的冷空气一路向南和南方的暖流一交锋,地面温度比较高,气流抬升,冷空气下沉,形成对流,出现打雷的情况。因此,南方冬天出现打雷的情况也是正常的。

反春现象是什么原因

南风不打紧,会反春。

反春指的是春天节气在回暖的过程中又出现气温突然下降,导致农作物受损。

雨水节气,如果南风比较多,那么说明天气回暖早,温度升高比较快,也会带来较多的雨水,但是由于现在刚刚立春,整个春季的气温是缓慢上升的情况,南方的热带气流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打败西伯利亚的寒冷气流,两股气流互相拉锯。

如果东南季风多,表示热带气流团来的过早,温度升高过快,后期力量不足,当西北寒冷的气流集聚力量南下,就会造成严重的倒春寒天气,所以春天来的早也不一定是好事,还是希望天气慢慢升温,等到寒冷气候慢慢消失,才不容易发生倒春寒。

反春现象是什么原因

反春也叫倒春寒,是指初春(一般指3月)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或5月)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

长期阴雨天气或频繁的冷空气侵袭,抑或持续冷高压控制下晴朗夜晚的强辐射冷却易造成倒春寒。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