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送沈康知常州王安石赏析

2016-07-06 09:07:10
相关推荐

                   送沈康知常州

王安石

作客兰陵迹已陈,为传谣俗记州民。

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相仍市井贫。

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

殷懃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

这是一首送别诗,所送之人是沈康,沈康要去的地方是常州,要到常州去做知州。诗人此诗是对沈康的殷懃嘱咐,嘱咐之后仍然感到“惆怅”。“惆怅”是本诗最直接的情感词。王安石在沈康去常州做知州前,正是常州的知州。因为这个背景,这首诗殷懃嘱咐的语态就显得合情合理而且必须必要了。这个背景也直接解释了首联的“作客”和尾联的“最忆”,“作客”是王安石对自己在常州做过一段时间知州的描述,“最忆”是王安石对常州美丽的春景的喜爱和怀念

送沈康知常州王安石赏析

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送沈康知常州王安石作客兰陵迹已陈①,为传谣俗记州民。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②相仍市井贫。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注】①兰陵:古地名,诗中代指常州。嘉佑二年王安石知常州,嘉佑三年诏沈康知常州。②厨传:古代供应过客食宿、车马的处所。9.如果你是沈康,通过这首送别诗,你会得到关于常州的哪些信息请简要分析。(6分)10.诗歌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9.由“田畴薄”“市井贫”等可知农事荒废,民生艰难由“厨传相仍”可知官场徒悦过客,不恤百姓由“荆溪两岸春"可知自然风景优美。10.对常州百姓得到一-个优秀父母官的欣喜之情对常州治理未能尽如人意的惆怅之情对沈康此去政通人和的期许之情对常州秀美山水的喜爱之情。

出处2020年江苏省高考题资料

1 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江苏卷)2 语言文字运用(2020年江苏省高考题)3 袁宗道《外大母赵太夫人行状》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江苏省高考题)4 王安石《送沈康知常州》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江苏省高考题)5 名句名篇默写(2020年江苏省高考题)6 刘庆邦《少男》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江苏省高考题)7 朱光潜《谈诗歌朗诵》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江苏省高考题)8 文慧《稻米传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江苏省高考题)9 2020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目10 附加题(2020年江苏省高考题)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