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社会意义

2019-03-02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50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弗氏的“人格三部分结构”说,即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的。

本我是指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部分。本我按照快乐原则,急切寻找出路,一味追求满足。

自我,是指意识的结构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它代表理性与机智,处于本我与超我之间,按照现实原则,充当仲裁者,它监督本我,适当满足。

超我,是指人格中最道德的部分。它代表良心、自我理想,处于人格的最高层,按照至善原则指导自我,限制本我,达到自我典范。

弗氏认为,上述三者保持平衡,就会实现人格的正常发展。如果三者失调乃至破坏,就会导致神经症。

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一个人应该偶尔释放本我,一般能够自我,时不时做个超我,这样才恰恰是人格和人生的平衡状态。

弗洛伊德有两句名言:“没有所谓玩笑,所有的玩笑都有认真的成分。”“没有口误这回事所有的口误都是潜意识的真识的流露。”

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潜意识对一个人的影响之深。现实中的人们,有效把握精神层次理论的相关内容,对他人或者进行自我成长,都有着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一个人,能方能圆,方圆相济,便可活的豁达、圆满。方中有圆,圆中有方,方圆并济,方可内心向暖,享受惬意生活。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社会意义,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