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梅雨季养生指南:时间及食物攻略

2020-09-25 22:43:11

梅雨季是一年中特殊的的气候现象,通常发生在夏季时节。在中国南方地区,梅雨季一般出现在5月至6月间,与长江流域的降雨数量密切相关。在这个时候,潮湿的气候容易引发人体湿热,容易导致风湿病,所以养生尤为重要。在梅雨季节,饮食上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材为主,如蔬菜、水果、豆类,同时增加食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暑、利湿祛湿的食材,如绿豆、扁豆、薏米等,以平衡体内的湿热,保持身体健康。此外,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梅雨季节养生的重要内容。

绿豆:绿豆皮里面含有大量的抗氧化成分,如类黄酮、单宁、皂甙等。绿豆中还有生物碱、豆固醇以及大量的膳食纤维等。因此夏季吃绿豆清热解毒,缓解中暑。绿豆常见的吃法是熬粥或熬汤,做成绿豆沙也是不错的选择。

黄瓜:黄瓜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生津止渴的功效。可辅助治疗身热烦渴、咽喉肿痛、风热眼疾、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等病症。

冬瓜: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等功效,适用于暑热烦渴、水肿、小便不利、消渴引饮以及水气浮肿等症。除了烹制成常规菜肴食用外,也可以把新鲜冬瓜榨汁饮用,也可以将冬瓜皮加盐煎水饮用。由于冬瓜性凉,对于那些身体虚寒或久病滑泻的人应忌食。

薏仁:薏仁性凉、味甘淡,有健脾除湿作用,对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风湿痹痛有一定作用。薏仁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略低于大米,蛋白质、脂肪含量为大米的2至3倍,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精氨酸、酪氨酸等。

洋葱:具有和胃下气、化湿祛痰、解毒杀虫等作用,常食洋葱可以稳定血压、减低血管脆性,对人体动脉血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鲫鱼:有健脾利湿的功效,适用于脾虚食少、虚弱乏力、消渴引饮、浮肿、小便不利等。鲫鱼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维生素A、B族维生素、尼克酸等。如常食,益体补人。

丝瓜:嫩的丝瓜有清热化痰,凉血解毒的作用。丝瓜是夏天常吃的蔬菜,炒菜、做汤都很好吃,与贝类搭配再合适不过了,味道非常鲜美。不过丝瓜不适合生吃,而且丝瓜本身味道清淡,烹调时应该少油少盐,清淡一些。

蚕豆:蚕豆营养丰富,富含膳食纤维、钙、钾、胡萝卜素等多种有益健康的营养素。还含有大脑和神经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磷脂和丰富的胆碱,有益气健脾、利湿消肿等作用,适合暑热和湿气重的夏季食用。嫩蚕豆可以煮熟后直接吃,老蚕豆可以用来煮饭、熬粥。

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等功效,适用于暑湿吐泻,脾虚呕吐、食少便溏、泄泻水肿、赤白带下等病症。

水芹:有清热利水的功效,适用于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带下等病症。

高梁:有健脾益肾、渗湿止痢的功效,适用于小儿消化不良、湿热吐泻、下痢等症。

除了多吃些健脾利湿的食物外,湿热天的饮食卫生也特别重要。尽量少吃隔夜菜,吃瓜果前要清洗干净。

由于湿热下人容易烦躁、郁闷,潘智敏建议要充分休息,晚上最好10点前休息,不要熬夜;时间允许的话,可在中午小睡片刻;傍晚建议多到户外走走,运动运动。

梅雨季节饮食注意事项?

由于梅雨季节湿热的有利于霉菌、细菌的繁殖生长,食物容易发霉变质,人吃了变质食物,会引起腹泻、呕吐甚至食物中毒。因此首先要把好 病从口入 关。

梅雨季节要注意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感染,隔夜餐须回锅加热,冰箱里的食物不能存放太久,不要随便在小摊上吃东西。得了急性胃肠道疾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旅途中如感到进食后肠胃不适或食物不太新鲜,可适当喝一些蔬菜汤或白开水,也可服用少量抗生素,如黄连素片,起到预防作用。水果须洗净、消毒,对于杨梅、桃子等时令鲜果要适量取食,不能暴食,尽量少吃或不吃冷冻物品。

在梅雨阴雨天可以多吃些健脾化湿的食物。本身有肠胃功能不良的患者要特别注意饮食,多吃些易消化吸收的食品,如粥、青菜和豆制品,尽量避免难于消化的生冷食物、肉食和油腻食物。益气健脾、消暑化湿的药食两用食物有许多,如山药、扁豆、赤小豆、薏苡仁等,我们可以适当吃用。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梅雨季养生指南:时间及食物攻略,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