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三尺男儿有多高

2022-10-08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99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七尺应该是1.617米。

“堂堂七尺男儿”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 其中讲到:“口耳之间,则四寸耳,偈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七尺之躯一说出现在这里。按当时的尺度计算,23.1×7=161.7

七尺是1.617米。

对“尺”的定义是不一样的。相关资料如下: 

扩展资料:

【汉字书写】:七尺之躯

【汉语注音】:qī chǐ zhī qū

【成语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篇》:“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七尺之躯的意思】:躯:身躯依古代的尺,成人身长七尺左右,故称人的身躯为“七尺之躯”,指成年男子的身躯,比喻男子汉气概。

【七尺之躯的故事】

战国时期,赵国人荀子倡导学习知识要消化以后才可以化为已用。他认为:在刚刚听说他人的言论以后不要马上就传播出去,应该要有自已分析和思考,不应该用短浅的思维去修养七尺之躯。

荀子的原话是:“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时侯人们所用的尺子比现代人用的市尺要更短,七尺高属于中等身材,尽管说的是七尺身高,但它的含义跟高矮没有太多的关系,只是常常用它来形容不愿意随随便便的向别人低头,通常用来表现大丈夫、男子汉的形态。

【七尺之躯例句】

后晋.刘昫(xù)等《旧唐书.太宗纪上》:“夫岂不爱七尺之躯,重百年之命?谅由君臣义重,名教所先,故能明大节于当时,立清风于身后。”

明.宋濂《文原》:“余诲人以文,丈夫负七尺之躯,其所学者,独文乎哉?虽然,余之所谓文者,乃尧、舜、文王、孔子之文,非流俗之文也,学之固宜。”

老舍《小动物们(鸽)续》:“检点残军,自叹晦气,堂堂七尺之躯会干不过个小小的鸦虎子!”

参考资料:七尺之躯_百度百科

三尺男儿有多高

堂堂三尺男儿意思是指身高为三尺的男人,市尺是市制度长度的主单位。市尺以上有市丈,市引市尺以下有尺寸,市分,市厘,市毫,市丝,均以十为进度,一市尺是一米的三分之一,因此,三尺等于三分之三米,所以三尺就等于一米,也等于100厘米。远古时代“布指知寸,布手知尺”。堂堂三尺男儿意思是指身高为三尺的男人,市尺是市制度长度的主单位。市尺以上有市丈,市引市尺以下有尺寸,市分,市厘,市毫,市丝,均以十为进度,一市尺是一米的三分之一,因此,三尺等于三分之三米,所以三尺就等于一米,也等于100厘米。远古时代“布指知寸,布手知尺”。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三尺男儿有多高,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