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夏季养生祛除身体内热可喝大麦粥大麦茶

2022-11-19 07:09:22
相关推荐

最好的老师就是生活,我们能在平常生活中积累不少经验,学习不少生活常识。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夏季养生祛除身体内热可喝大麦粥大麦茶的生活小常识,感兴趣的朋友赶紧看过来吧!

夏天烈日炎炎,经常让人叫苦不迭。其实不仅外面天气热,我们人体的内热也较重,所以夏日养生一定要注意祛除内热。许多人对内热这个概念或许还不熟悉。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什么叫内热。所谓的热并不是说您的体内真的有热,温度升高了,而是说您体内的阴阳失衡了。我们平常经常喊上火了,其实这火就是由热引起的。 健康小常识

当然,如果单纯地认为火就是热也是不对的。中医认为热到极者为火。这就比如您拿着一张纸去火上烤,这张纸不会立刻燃烧起来,它得达到一定的燃烧点才能着起来,这时才是火。因为火性炎上,所以上火的人总会出现头晕、眼花、耳鸣等头面疾病。生活小窍门

中医认为,人体是由阴阳二气构成的。阴阳二气平衡,人体就会处于最佳状态。如果阳过了,就是内热了。热又可分为实热和虚热两种,那么两者怎么分呢?咱们打个比方,一个天平的两头一边装着水一边装着火,正常状态下水与火是平衡的。如果水不变但火增加了,那么这个状态就是实热;反之,火不变水少了,这就是虚热了。对于实热患者而言,最主要的是要把多余的火给清出去;对于虚热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把水给补回来。其实无论是实热还是虚热,都是阴少了。正如《黄帝内经•素问》所言:阴虚则内热。夏天气温高,人体出汗本就较多。汗为心之液,多出汗自然会耗损心脏的阴液。再加上人们贪凉爽喜欢吹空调,毛孔受冷一下就闭住了,热邪向外发散不出去,也会形成内热。健康饮食

内热会导致许多疾病,比如说呼吸道疾病。我们知道人在感冒之后经常会咳嗽,其实这就是内热造成的。现代人营养一般偏盛,按照中医的说法,就是在体内形成了一种淤热伏气。伏就是潜伏的意思,也就是说平时我们的体内是有瘀热的。当天气突然变冷,或是偶尔遭受雨淋时,毛孔就会闭住,这时热就散不出去了。因为肺与皮毛相通,热散不出去,首先就会犯肺,人在感冒时会咳嗽就是这个原因。

除了呼吸道疾病外,阴虚内热还极易导致便秘。中医有个说法叫无水停舟,这句话很好理解,水可载舟,如果没有了水,船自然就不能走。津液属阴,在这里也就代表水。阴虚说明水不够了,舟就指体内的糟粕。津液不能濡润肠道,糟粕就会停于肠内从而造成便秘。对于这种病人如何治疗呢?民间有千金难买六月泻的说法。许多人可能会理所当然地将泻理解为拉肚子,其实这里的泻是舒通的意思,这在中医里叫下法。如何下呢?可用番泻叶6克泡茶喝。

番泻叶是一种常用的泻下药,原产地在印度和非洲,后来才传入中国,所以作为中药使用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中医认为番泻叶入大肠,有泻热行滞、通便利水的效果。一般用番泻叶泡茶后很快就会有便意。虽然此药泻下的作用明显,但却不宜长期使用。因为番泻叶的副作用也很明显,一般用量为3~6克,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呕吐、恶心及食欲不振等症状。而且此药只能治标,若需治本,还需饮食调理,如平时可以多吃一些西瓜、梨、橙子、香蕉等寒性食物。

此外,夏天多喝一些大麦粥,也可以起到清除内热的效果。许多人对于大麦茶肯定熟悉了。大麦茶是用烘炒过的大麦泡制而成的,不仅香气诱人,还有去油、解腻、助消化的效果。那么大麦粥是怎么回事呢?大麦粥是用大麦粉煮成的粥。大麦粉也就是用大麦磨成的粉了。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大麦粥的评价是味甘、性平,可消积进食、平胃止渴、消暑除热、益颜色、实五脏、化谷食之功。大麦味甘、性凉,既可清除大汗淋漓等外热,也可以消除口干、胃脘不适等内热。大麦粥做法很简单。先取一碗清水,然后加入两勺大麦粉搅拌均匀。再在锅内放入适量大米,加适量清水煮沸。等到米开花后,再把刚才调好的面糊缓缓注入,一边注一边用勺不停地搅动。粥熟后再加入少许食用碱提香,等粥色微微泛黄时就可以食用了。如果吃的时候再配上一小碟清爽的咸菜,味道何止一个香字了得!健康养生

需要提醒的是,大麦粥不是随便喝几次就能解决问题的,您得长期坚持。每周至少喝上3次,一个夏日下来,保持可以清除内热,而且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副作用。 健康饮食

大麦粥曾是江苏丹阳的一个特产。相传当初乾隆皇帝途经此地,当地官员便献上此粥供奉。乾隆一尝此粥,果然龙颜大悦。只是在这个速食年代,人们似乎越来越难在熬粥上下工夫了,大麦粥也就成为一种历史了。不过如果您有时间的话,建议您自己煮上这么一锅。在尝够了大鱼大肉的同时,或许会带给您一种难得的清新之感,不信您就试试。

《夏季养生祛除身体内热可喝大麦粥大麦茶》由网编辑,转载请注明本站链接地址。

延伸阅读:

日常生活食品卫生常识

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繁发生使得消费者对食源性疾病的关注程度有所提高,但消费者对食品中病原体的认识仍不够。家庭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生熟不分,熟食存放时间长,食品不及时冷却,制作食品过程不反复洗手等。这些问题使得家庭里的食源性疾病散发的数量远远比集体性食物中毒更为常见。日常生活食品卫生常识要提高饮食卫生,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重点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卫生习惯为主,主要注意一下几点:

1、选择经过安全加工的食品

例如,要购买经过巴氏消毒的牛奶而不是升牛奶,选择新鲜的或经过辐射处理冷冻的家禽。某些生食的食物如生菜,需要彻底清洗。

2、食物烹调要彻底

许多生的食物,尤其是肉类、蛋类和未经过巴氏消毒的牛奶可能受到病原物的污染。彻底烹调可杀灭病原微生物,要记住食物的各部分的温度至少要达到70℃。冷冻的肉、鱼及禽类食物,在烹调之前必须充分解冻。

3、做好的食物应立即食用

当做好的食物冷却到室温时,微生物开始大量繁殖。放置时间越长,危害越大。基于安全考虑,应趁热食用。

4、小心地储存熟食

若必须提前准备食物或打算保存剩余食品,应确保食品在高温(60℃以上)或低温(10℃以下)条件下保存。但婴儿食品不适合贮存。

5、剩余的食物在食用前加热要完全

完全加热是指食物的各个部分温度至少达到70℃。

6、生熟分开

完全可食用的熟食品通过与生食物的接触会受到污染。所以应避免生、熟两种食物接触。

7、反复洗手

在开始准备食物之前或去过洗手间后,或在准备完生食物后再处理其他食品之前都要洗手。家庭宠物如狗、猫、鸟类,经常携带病原体,有可能通过手转移到食物上。

8、保持厨房和用具表面的清洁

为防止食物受到污染,准备食物所使用的任何面板必须保持清洁。接触盘子和器具的布片应经常更换,二次使用之前应经过蒸煮处理,抹布也要经常清洗。

9、防止虫媒、鼠和其他动物污染

动物经常携带引发食源性疾病的微生物,使用密封的容器贮存食物将得到更好的保护。

10、使用安全水源

安全的饮用水和食物同样重要。若对供水有任何疑问在加入食物中或制成冰块食用之前将水煮沸。婴儿食物使用的水要特别留心。

总结:多注意日常生活食品卫生常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