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解密孩子上幼儿园哭得厉害的原因:不怪他 是你没做好这3件事!

2024-01-25 分类:热点

TIPS:本文共有 260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幼儿园已经开学4天了,你的孩子还哭得跟个泪人似的,每天早晨被拖着拽着才肯出门,到幼儿园门口就是不肯进,你的裙子都要被扯烂了!

你狠心把孩子往幼儿园里推,走出5步了,孩子的哭声还那么撕心裂肺。你崩溃了:

上幼儿园的孩子那么多,为什么偏偏我的孩子哭得最厉害?

有经验的家长说:在帮助孩子接受分离,爱上幼儿园这件事上,有3件事你很可能做晚或做错了!

今天早晨,我在公交站台看到一个妈妈,怀里抱着一个女宝宝,看样子有10个月左右大,肩上背着电脑包。旁边站着的看模样应该是孩子的姥姥,空手站立。

姥姥伸手要接宝宝,宝宝不理,把妈妈的脖子搂得更紧了;姥姥想替妈妈背电脑包,妈妈也摇头:“车马上就来了!”

这情景,让我想起了自己结束哺乳期,要回去上班的那段时光。宝宝那会五个月,但看见我背包就哭闹得更厉害了。每次姥姥都得抱着宝宝,目送我进电梯。这个宝宝更厉害,逼得姥姥一直追到车站来了……

你看,不管你是职场人士还是全职妈妈,你跟孩子的分离其实都在不断发生,孩子的焦虑一直都在。为什么非要等到上幼儿园才开始正视和处理孩子的分离焦虑呢?

宝宝越是对你有强烈依恋,以下这3件事越要早点开始,用正确的方式,帮孩子对分离尽快“脱敏”。

一、建立仪式感,温柔而平静地让孩子领会“分离”的意义。分离不是消失。每个人每天都有自己该做的事。

从哺乳期将尽、快要重返职场前,小菲就一直在跟宝宝说这几句话。

“爸爸妈妈要上班,姐姐要上学,宝宝要在家里跟姥姥好好吃饭好好玩。”

蹲下身子,看着宝宝的眼睛,慢慢说给宝宝听。一开始宝宝闹,哭,甚至哭得更大声了。

小菲不急不躁,拍拍孩子后背,亲亲孩子额头,淡定跟孩子挥挥手,然后换鞋,背包,拿钥匙,关门,走人。

下午6:30,小菲进家门,放下包,换上鞋,洗好手,打开双臂,宝宝扭扭嗒嗒走过来,小菲一把抱起来,给她一个结结实实的拥抱:

宝宝,你看妈妈上完班,现在下班回家,可以好好陪宝宝玩啦!

这一切就像一种仪式感,每一天以固定的节奏在宝宝和小菲之间上演。慢慢的,宝宝开始习惯。到后来,一听到妈妈说要去上班,宝宝自己走到门口,举起妈妈的皮鞋,递到妈妈手上。等妈妈出门,还会给妈妈一个飞吻。

不少妈妈觉得孩子小,听不懂;还有些妈妈一看孩子听到“上班”两个字就反应激烈,就采取“偷偷摸摸”出门的策略。殊不知,等孩子找不到妈妈,就会认为妈妈突然“消失”了,内心更崩溃,情感上更接受不了。

所以为了孩子的安全感考虑,你不如像小菲那样,用每日持续一致的行动让孩子明白:分离是暂时的,父母还会回来,并不是消失。

孩子一旦内心觉得安全,行为就会放自动轻松。这是帮助孩子对分离焦虑“脱敏”的重要情感基础。

二、利用“2/8法则”,引导孩子对新环境建立合理预期,避免出现幻灭感。

有些家长为了鼓励孩子爱上幼儿园,会提前跟孩子“做铺垫”,但往往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只讲幼儿园好的地方,过分美化幼儿园。

电影《天才少女》中,为了鼓励小女孩玛丽去上幼儿园,舅舅弗兰克在校车前说了这番话:

上学挺有意思的。今天你认识的朋友会陪伴你一辈子。你会表现得很好的。

可结果怎么样呢?

聪明早慧的小姑娘第1天上课就对老师教授的“1+1=2”等内容倍感无聊;同龄人的行为也让她觉得很幼稚;等到校长来班级致辞时,她直接站起来,冲着校长吼:

“你最好给我家长打电话,让他马上过来,带我离开这个鬼地方!”

也许你会说,这是因为小姑娘是天才少女啊,可如果你像她舅舅这样去跟孩子介绍幼儿园,普通孩子也难免会有落差,会失望、沮丧、对你失去信任。

为避免这种局面,建议你学会使用“2/8法则”。

“2/8法则”是指介绍中好坏占比为80%和20%。如果你用10句话来介绍幼儿园,那么,用8句来介绍幼儿园的好处,另外2句要用来提醒孩子,哪些地方会受约束、有限制。而且,这些陈述特别是占比8成的正面介绍部分,请多描述事实,少讲述观点。区分事实和观点的一个实用技巧就是,事实可以用“是不是”来判断,而观点则可以问“对不对”。

影片中舅舅说“上学挺有意思”,就是观点,而非事实。因为主观差异,舅舅认为“有意思”的,到了女孩儿这里,就变成了无聊和枯燥。但事实就不同了,它是客观存在,不随个人感受而发生改变。

与其告诉小朋友“上学挺有意思的”,不如这样跟孩子介绍:

幼儿园里的活动场所比家里大。还提供各种各样的玩具。会有20个小朋友跟你一起上课和玩耍。老师会教你们一些东西,告诉你们规则。如果不遵守规则,老师会给你小小的处罚,你不愿意被批评吧?对于玩玩具这件事情总共有5句话,前4句都是描述事实,最后1句是提醒。符合“2/8法则”。

这样,孩子对在幼儿园如何玩玩具就比较了解了,也知道幼儿园是有规矩和限制,预期合理了,真正去了幼儿园就不会出现幻灭感。

哪怕孩子还没有到入园的年龄,也常常有机会去到新场景,比如去游乐场,上早教课等等。你早用“2/8法则”来做类似介绍,孩子就能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三、用“锚定法”给孩子可感知的安慰,让孩子对结束分离有期待。

再有趣的环境也比不上妈妈的陪伴和怀抱。有些妈妈了解这一点,就会跟孩子承诺:妈妈一定会早点来接你的。还有人说,等幼儿园放学了,妈妈一定第1个来接你。

这样做是为了给孩子一些盼头,希望对孩子起到情感安慰的作用。但问题是:如果孩子刚上幼儿园,对于什么是“早一点”,什么是“幼儿园放学”在内心深处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消化。

而“锚定法”恰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找到孩子能够确切感知的一个东西,用它当“锚”,孩子看到它,就知道妈妈要来接我了。这会让孩子感觉无比踏实。

比如,下午4点是幼儿园给孩子们规定的晚饭时间。等孩子们吃完饭,幼儿园就会开放,家长们就可以接孩子回家了。

那么,“吃饭”这个事件就可以作为你的“锚”。你可以跟孩子说:宝宝,你下午在幼儿园好好吃饭,你吃完饭,妈妈就来接你了。

这样,孩子就明白了,而且因为可感知,他连带着对吃饭这件事也都更期待!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幼儿园大概是这场目送的开始。

你我要做的,就是早做准备,练习使用“2/8法则”和“锚定法”,让孩子可以对焦虑“脱敏”,面对要进入的新环境,愉快又安心的离开。而你我,才能在那个小小身影再也看不见后,优雅又放心的转身。

我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也是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的妈妈,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更关注孩子的心智成长。我相信,做父母是需要终身学习和不断修炼的。欢迎您关注我,谢谢!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解密孩子上幼儿园哭得厉害的原因:不怪他 是你没做好这3件事!,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1-25 12:54耕梦[湖北省网友]103.30.99.245
    @舞美 这篇文章真心解开了我的疑惑,孩子上幼儿园哭其实不是他不习惯,而是我们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需要重视起来。
    顶5踩0
  2. 2024-01-25 12:29舞美[北京市网友]203.33.200.84
    哇,原来孩子上幼儿园哭得厉害是有原因的啊!看来家长的作用真的很重要,需要认真对待孩子的情感需求。
    顶10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