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基本技术功底与灵活应变:创造成功的关键

2024-02-05 分类:综合

TIPS:本文共有 269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比赛进行中选手发现鱼情发生变化,或者选手感觉到赛前准备硬件出现问题、由对手的行为造成的必须变的情况出现等等。这时需要选手临场做出正确的判断,并且采取应对措施。我们把这种能力和做法统称为临场应变。在实际比赛中,鱼情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很大,选手如果无法得出正确的判断,不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予以应对,必将影响比赛成绩。选手需要有思想和物质准备,有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主要方面有:饵料问题、线组配置方面的问题等。

案例:时间:6月26日。地点:杭州三友垂钓中心。赛事:龙盛杯浙江省钓鱼邀请赛。比赛项目:钓对象鱼鲫鱼,以尾数计算成绩。鱼情:大小鲫鱼、草鱼、鲢鳙、鲤鱼、虾、黑鱼、大量麦穗鱼。水情:水深1-1.8米。运动员:天台选手(以下称:天台选手)。比赛场次:当日第一场。钓位:1区边三号位。天气:晴到多云、气温35-36度,赛前气压不高,比赛中突然刮起4-5级阵风。

杭州三友垂钓中心曾经是令许多国内钓手困惑的比赛场地。以至于有些选手每每谈及杭州三友的比赛,都会感到困惑。比赛当日早晨骄阳似火,选手感到闷热异常。比赛开始不久,突然刮起四到五级的西南风,阵风六级。

该选手准备了两把饵料,一把搓饵,颗粒与丸九五号,一把突出清香的拉饵。0.6的主线,2号袖钩。软尾钓底兼过程的中号浮漂。根据比赛前获得的鱼汛,该选手在饵料、线组、浮漂选用上都没有错。也可以看出选手有针对性避开小杂鱼的战术思路。

比赛开始,该选手以搓饵开竿,三分钟左右该选手率先中鱼,断断续续上了三至四条有效鱼之后,鱼窝开始起变化。原先稳定的浮漂变得跳舞一样乱。小杂鱼紧追窝底饵料,与鲫鱼争抢饵料,只见浮漂上顶、下搓不断,大约十分钟左右时间内空竿不断。此时,赛场开始起风,或许该选手感觉到半路有接口,遂改成拉饵、不压风线,主抓截口,总算中鱼了。几竿过后,却出现脱钩。该选手马上换大一个号子钩,脱钩现象明显减少。比赛时间过半,该选手继续坚持拉饵施钓,可是吃口非常乱。在连续十六竿空竿后,选手终于发现放弃大的、夸张的吃口动作,专抓小的下顿动、或者往池中间方向拽拉的动作,才会中鱼的规律。最终该选手以28尾,获得该区一分的成绩结束比赛。可惜该选手在换边后的比赛中,竟然以垫底分输掉了第二场比赛。

点评:

杭州三友垂钓中心一号池,一直是钓瓜子鲫的比赛场地。由于多年未清塘,池内鱼情特别复杂。这也是令国内众多高手感到心悸的真实原因。鲫鱼,有单尾重1000克左右的大鲫鱼、50克左右的小鲫鱼,最多的是150克左右的鲫鱼。因为,反复钓放和麦穗鱼与鲫鱼争食,小鲫鱼就食与麦穗鱼抢食动作容易混淆在一起,使选手难以区分。加上河虾经常光顾鱼窝,使不了解鱼情的选手更容易判断出错。河虾吃饵料产生的漂相类似鲫鱼,一个缓慢的下搓,而后不动。而且,这种杂鱼与鲫鱼争食、河虾闹窝往往贯穿整个比赛过程中。主要区别是有的发生位置是在不同水层面,有的位置就在同一个水层面进行。这是三友赛场比赛时最为主要的难题。

该选手选用颗粒与丸九五号为主的搓饵,是经人指点。颗粒饲料加丸九五号直接搓打,不加拉丝粉制作的饵料,比重偏重、诱鱼、留鱼效果好、少雾化,容易避开小杂鱼闹窝。在搓饵的基础上再开一团拉饵,多半是为了预防万一。该选手开竿不足三分钟就上鱼,此后由于小鱼开始闹窝,鲫鱼**在小杂鱼圈外围觅食。由于杂鱼过多,加上水浅大鲫鱼过不来,小鲫鱼密度不够多。而连续脱钩的原因并不完全是选手用钩过小,而是小鲫鱼为了与小杂鱼争食,抢食动作变得没有了正常形态。大钩容易挂住鱼嘴,小钩钓的是精确,这是一般规律。所以,此时,选手选用大一号的钩子也是对头的。

为了应对小杂鱼,大多数选手将浮漂调钝、钓目也是一个“钝”字。可是由于突然起大风,在水中含氧量激增的刺激下,鱼变得活跃起来,鱼聚集到水域中间,在钓手可控制范围内剩下的小鲫鱼也开始乱窜。在平时训练中经常有大鲫鱼上钩,可是当天的比赛中大鲫鱼上钩极少。这时候,选择拉饵钓底,保持频率,不压风线,延长铅坠下降打过程的战术也是可行的。该选手不怕小杂鱼,放弃搓饵,大胆改为拉饵,而且是拉大饵,是打破常规的做法。尤其在比赛中使用,更需要勇气的。这种战术虽然容易招引小杂鱼,但是由于拉饵较大,小杂鱼抢在与小鲫鱼的争抢中,小鲫鱼还是能够吃到。小杂鱼抢食,造成浮漂经常出现大动作,但是小小的下顿动作和往池中间拽撤的动作往往是小鲫鱼真实的吃口。这是我们在训练中被证实的有效动作。

观看该选手的比赛最为值得总结是:首先该选手平时练习所积累了一定的基本功。发现自己连续脱钩,就毅然换大用钩型号。发现有半途截口,小杂鱼闹窝,立即改用拉饵,采用不压风线,打底钓过程。其次,应该佩服该选手的勇气。在采取钓底兼钓过程战术后,尽管有三两条鱼上钩,在没有找到准确的起竿时机,在连续十六竿空竿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自己的打法,最终捕捉到了起竿的准确时机。第三,在比赛中要听从别人的鱼情介绍,更要根据实际施钓过程中发现问题,凭借自己的基本功取得好成绩。第四,作为基本功之一的逗鱼动作,该选手尚未养成使用习惯。

反观许多钓手,大风骤起时竟然丝毫没有考虑到鱼情会如何变化,一味的在调钝、钓钝中寻找和等待固有的吃口。在饵料准备上,只准备了一把搓饵。有的选手不敢用拉饵,只知道用搓饵一直打到底。大风骤起,所引起的鱼情变化,致使许多选手不明不白在第二场比赛中吃到了尴尬的垫底分。

所以,在6月26日杭州三友比赛中,搓拉结合、谁先抢住、留住鱼,谁就有胜算。在当天的比赛中选择用金袖四号、海夕三号、溪流三号比较理想。如果用黑袖、白袖2#钩,对初涉比赛场的选手而言,显然过小了。

颗粒饵料制作:取一份颗粒(打碎呈粉状)、一份丸九五号充分搅均匀。再加入干粉总量1:1.2的水,然后反复搅拌,直到可以搓捏成型,可以挂钩为止。饵料在半小时过后,能形成较为理想的状态。饵料特点:清香、不粘手、搓大搓小可以控制。

如果制作拉饵,按照颗粒、丸九五号1:1配制时,则要按照干粉饵料总量加入25-30%的拉丝粉,再增加0.1-0.2的水。用颗粒做拉饵,是不得已的做法。如果开拉饵,还是使用其他商品饵,引鱼、诱鱼效果比颗粒饵料要好的多。

特殊的鱼情,要用特殊的手段。拔漂钓和极度钝钓法,

在三友的这场比赛,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风,对许多选手是一场灾难。取得第一名的选手并非是杭州选手,也证明了鱼情变化给一些对三友钓场特别熟悉的好手出了难题。在平时,时速每小时近三十尾左右是正常速度,比赛时竟然四尾就能拿一分。可见,大风对比赛的影响之大。

打破常规,选择进攻型的战术,对付小杂鱼,并且取得好成绩。无疑是该选手为我们提供的最有价值的例证!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基本技术功底与灵活应变:创造成功的关键,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3)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2-05 21:00关公战秦琼[浙江省网友]103.63.209.145
    对于任何行业来说,都需要这两者的完美结合。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在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
    顶4踩0
  2. 2024-02-05 20:51阑珊 (拒聊)[陕西省网友]221.123.57.91
    我完全同意!只有把基本技术功底和灵活应变相结合,才能在竞争激烈的领域脱颖而出。
    顶6踩0
  3. 2024-02-05 20:42桃夭[广西网友]103.238.145.164
    这真是太对了!要成功,不仅要扎实的技术功底,还要学会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顶2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