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中医专家分享:冬季18个健康泡脚配方及泡脚基本原理

2024-03-02 分类:推荐

TIPS:本文共有 690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4 分钟。

本文将介绍冬季推荐的18个中医泡脚配方,涵盖不同体质和健康状况的人群。泡脚作为中医养生的重要方法,有着悠久的传统和丰富的经验。文章将重点讲解泡脚的基本原理,包括泡脚对身体的作用和功效。同时,也会详细探讨中医如何泡脚才能达到最健康的效果,包括泡脚的时间、水温、搭配药材等方面的建议。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医泡脚的知识,掌握泡脚的正确方法,从而能够在冬季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大家睡前都喜欢泡个脚,可浙江杭州73岁的董大爷泡脚却泡出了大事。董大爷是个“老糖友”,患病20多年。每年秋冬,他都爱睡前泡脚。半个多月前,他却因泡脚烫伤左脚,继而诱发感染,最后导致截肢。泡脚是个简单实用的保健方法,但也有许多讲究。

1中医论泡脚

睡前洗脚歌

益寿延年身体好,保护双脚很重要。奉劝睡前常洗脚,舒筋活络百病消。脚为全身柱基石,经络直通脚趾梢。大趾连通肝脾经,疏肝健脾强腰身。小趾归属膀胱经,泌尿疾病可医治。第四趾节通胆经,便秘胁痛奉效奇。肾经所在脚心底,搓洗可把肾病医。古云脚为人之底,常洗祛病健身体。大树枯老根先竭,人到暮年脚先老。坚持睡前洗洗脚,强似服用滋补药。每晚热水洗双脚,卧床不复闻鼓角。春日坚持洗双脚,升阳固脱胜服药。夏日晚间洗浴脚,暑湿热症均可却。秋天坚持洗双脚,润肺通肠身体好。冬日睡前勤洗脚,丹田温灼病不扰。水中适量加中药,防治疾病收效高。热水之中入葱姜,治疗腹泻与感冒。辣椒茄梗水洗脚,防治冻伤有奇效。50度水温较适宜,温热不烫恰为妙。双脚入水勤搓揉,周身血液循环好。洗泡时间需保证,十五分钟不可少。坚持洗脚好处多,活血散瘀解疲劳。洗脚简便且易行,长年坚持身体好。

保健洗脚歌

健身祛病多高招,我劝诸君常洗脚。 每晚热汤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鼓角。

脚为全身柱基石,诸经通会脚趾梢。 大趾连通肝脾经,疏肝健脾能强身。

春夏秋冬走健康之路看四季养生网 健康饮食 养生问题 母婴保健 养生小常识

2

第四趾节通胆经,能治便秘和肋痛。 小趾归属膀胱经,可医各种尿道症。

肾经所在脚底心,常搓可治肾亏损。 古云脚为心之泵,常洗勤揉益身心。

春日每晚洗洗脚,升阳活血固虚脱。 夏天热水勤洗脚,暑湿杂热都去了。

秋天每晚洗洗脚,润肺通肠精神好。 冬天睡前勤洗脚,丹田温灼百病消。

水温最宜五十度,双手入水勤搓揉。 洗罢浸足十五分,活血散淤疲劳除。

洗脚简便费用少,贵在经常坚持好。

“老人不复事农桑,点数鸡豚亦未忘。洗脚上床真一快,稚孙渐长解烧汤。”这是陆游在《剑南诗稿》中的诗句。历代养生家把每晚用热水泡脚作为养生却疾、益寿延年的一项措施。典型的如曾国藩,他不论多忙,每天念念不忘的是以热水泡脚。对此,民国时候的张树元在《养生诗歌序》中说:“文正(曾国藩)之取法先代者有二事:一曰起早,二曰勤洗脚。”

春天泡泡脚 祛湿强体质

春三月……至夜卧时,用热汤下盐一撮,洗膝下至足方卧,以泄风毒脚气,勿令壅滞。 —晋-嵇康《养生论》

猜你喜欢中医泡脚药方中医泡脚养生

清明至,南方不时再现纷纷细雨,空气又开始湿漉漉起来,不仅是长期西装革履的白领脚气病易复发,一些中老年人也觉得“下盘”腿脚有些酸胀乏力不踏实。

热水加粗盐 常泡防脚病

“春三月……至夜卧时,用热汤下盐一撮,洗膝下至足方卧,以泄风毒脚气,勿令壅滞。”晋人嵇康在其《养生论》中说得很清楚:春天里,每天晚上睡觉前,用热水加上一撮盐,将膝盖至足底好好泡洗,可以行气血通经脉,祛除风邪湿毒和“脚气”。

不过,嵇康所指的“脚气”是脚病的笼统说法,有别于现代人脚气病,它特指因风毒湿邪致经络血脉瘀滞引起的腿脚软弱无力、酸痛甚至肿胀、麻木等病症。而现代的脚气病指的是足趾间及足底部干痒,皮肤粗糙脱屑和皲裂,甚至有的还出现小水疱,瘙痒甚至发展成糜烂、流脓等症状,古代称为脚气疮或脚癣。

虽然古代“脚气”的概念和现代所指的病症不一样,但在湿邪加剧、霉菌活跃的春日,多泡泡脚,不失为简单实用的健身护脚妙法。而在泡脚时加些盐可以平衡外浸液与体内液的渗透压,并能起到消炎杀菌的效果,对于预防脚病确有帮助。

2冬季推荐18个中医泡脚配方

1、血虚足浴配方

当归20克、赤芍15克、红花15克、川断15克,加水煎煮后倒入足浴盆内泡脚30分钟,每日一次。

2、治感冒或感冒头痛配方

在热水中加食盐约50克左右,50-70克生姜。泡脚时,先把脚放在热气上熏,待水温下降后再将双脚浸泡在水中互相搓擦,水凉时可续加热水2-3次,可泡至全身微微汗出,待水尚温时及时擦干脚部盖上被子痛痛快快地睡一觉就好了。

3、 气虚足浴配方

党参15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加水煎煮后倒入足浴盆内泡脚30分钟,每日一次。

4、 足部冻伤

桂枝、茄秧、白芷、防风、细辛各15克,水煎加热水至3000毫升浸足。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7、治失眠配方

磁石60克、丹参20克、远志15克、夜交藤30克,或酸枣仁20克、远志20克、合欢皮10克、朱砂5克水煎去渣,加热水至3000毫升泡脚每晚睡前一次。或吴茱萸40g,米醋(白醋)适量。用吴茱萸煎汁,加入温水,再加入米醋,配合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晚睡前一次。

8、治痛经配方

蒲黄20克、五灵脂20克、香附20克、延胡索20克、当归20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没药10克。上药加水2500毫升,煮沸15分钟后离火,先以药液蒸气熏双脚,待温度适宜后将双脚浸泡于药液中。每次浸泡15- 20分钟,每日早晚各熏洗1次,每剂药重复使用两天。于经前 3天左右开始用药,连用3- 5剂 ,连续用3个月经周期。也可小茴香200g单煎泡脚,每日一次。

9、治风湿麻木配方

山姜茎叶适量,或野花椒枝叶适量,或番木瓜枝叶适量。煎汤后去渣,混入温水用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

10、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配方

桂枝,附片,伸筋草,苦参各15g。煎后去渣,混入温水用按摩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10天一疗程,每日二次。

11、治中风后手足拘挛配方

伸筋草,透骨草,红花各6g。5kg清水加上药,煎煮10分钟后加入温水,用足浴盆浸泡双足,每日三次,一个月为一疗程。

12、治双足水肿配方配方

楠木,桐木各适量。用上药煎汤后加温水,用按摩足浴盆浸泡双足,每次20分钟,每日一次。

13、治足跟痛配方

寻骨风30克、透骨草30克、鸡血藤3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血竭10克、王不留行15克。上药煎水泡脚30分钟,每日一次。

14、治糖尿病足配方

川桂枝,生附片各50g,紫丹参,忍冬藤,生黄芪各100g,乳香,每剂药各24g。上药用3000毫升水煮,用文火煮沸后再煎20分钟,去渣后混入温水内用足浴盆浸泡30分钟,每剂药可反复使用三次。

15、减肥配方

冬瓜皮200g,茯苓100g,木瓜100g。水煮去渣后,混入足浴盆内浸泡双足每次30-40分钟,至微微出汗。每日一次,20-30天为一疗程。

16、治老年斑配方

当归40g,桂圆肉25g。将上药加清水适量,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与2500ml开水一起倒入盆中,先熏蒸擦洗面部,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天1次,每次熏泡40分钟。可养血益颜。适用于黑色素沉着、皮肤老化等。

17、治黄褐斑配方

山楂、当归各16g,白藓皮、白蒺藜各15g。将上药加清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取一杯代茶频饮,余液与2000毫升开水—起倒入盆中,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

每天1次,每次熏泡40分钟,10天为1疗程。补血疏肝,散郁祛瘀。适用于面部黄褐斑。尤其适用于产后服用避孕药而使面部长黄褐斑的女性。

18、治脚底皴裂配方

桂枝15克、银花15克、红花20克,加水煎煮后倒入足浴盆内泡脚30分钟,每日一次。

3中医教你如何泡脚保长寿

晚上9点泡脚最护肾?

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补肾,是因为此时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辰,在此时泡脚,身体热量增加后,体内血管会扩张,有利于活血,从而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同时,白天紧张了一天的神经,以及劳累了一天的肾脏,都可以通过泡脚在这个时候得到彻底放松和充分的调节,人也会因此感到舒适。

“热水泡脚不但可以起到滋肾明肝的作用,还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如果泡完脚后,再适当做几分钟足底按摩,对身体的血液循环更好,脏腑器官也更能得到进一步的调节。泡脚后,建议不再进行其他活动,隔数分钟即入睡,补肾效果更佳。

泡脚泡多长时间最好?

专家说,泡脚时,水温不能太热,以40℃左右为宜,泡脚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半小时左右为宜。由于金属易冷,所以泡脚的容器最好用木盆,其中可放一些有利于活血的丹参、当归;或放些连翘、金银花、板蓝根、菊花,以起到降火清热的作用。

中药泡脚的神奇效果

一到冬季,手脚冰凉、遇寒咳嗽、手脚皴裂等会困扰很多人。在入秋时养成足浴的习惯,有助于预防这些“小病”。小编介绍几个简便有效的足浴“小药方”,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症状进行选择。

生姜

祛寒

生姜在中医上属于辛温解表药,有祛寒解表的作用,而且毒副作用较小。现代医学认为生姜能够刺激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怕冷、容易手脚冰凉的人可以用生姜泡脚。

生姜中的药用成分有许多是小分子物质,盖上锅盖煮可以避免其挥发。半块姜的用量是对于一般家庭用来泡脚的盆装上半盆水的量而言。如果泡脚用的水量较多,或是怕冷的症状比较重,可酌情增加姜的用量。用生姜水泡脚一段时间后,怕冷的症状一般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艾草

温肺

据《本草纲目》记载,艾草是性温、味苦、无毒的一味药。它具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也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用艾草泡脚还能够改善肺功能,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处。

艾草泡脚的方法和生姜泡脚的方法相近,一般取30-50克(一小把)干艾草煮水泡脚,煮法与前面提到的相同。

身体寒湿重的病人,每周可以用艾草泡一次脚。还可在用艾草水泡脚的同时,喝上一杯生姜红枣水(10粒干红枣加两片生姜,加十碗水煮两个小时)作为辅助。

桂皮

消肿

桂皮,又称肉桂、官桂或香桂,它与花椒都是家庭中常用的香料,二者都有温肾阳的作用。用他们泡脚,对于因肾病引起的浮肿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如果先从身体的下垂部位(如腿)开始出现水肿症状,逐渐发展到身体其他部位,则可能是由于心脏功能问题而导致的心源性水肿。这种水肿可以选用前面提到的生姜煮水来泡脚,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从而达到辅助减轻水肿的目的。

红花

防冻疮

红花是一种妇科常用中药,它能够活血通经,祛淤止痛。冬季容易发生冻疮和皮肤皴裂的人在秋季应该提早用红花泡泡脚,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正确的泡脚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有养生防病患,并助长寿的功效。现代人常坐办公室,普遍足部血液循环不良。常泡脚,良好的足部循环,可以使心脏不需要额外加压,便能将血液输送至足部末梢,从而减少高血压、心脏病及中风等高危险疾病的发生。然而,中医提醒,泡脚也有禁忌,泡脚不当会招来病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泡脚有哪六大禁忌吧!

1.太饱太饿时都不易泡脚

泡脚时,避免在过饱、过饥或进食状态下,因为沐足会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容易出现头晕不适的情况。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

2.特殊人群泡脚时间长致晕厥

身体健康的人泡脚、泡温泉都没问题,但特殊人群要注意。例如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低血压、经常头晕的人,都不宜用太热的水泡脚或长时间泡温泉。因为用热水泡脚或泡温泉后,会导致人体血管扩张,全身血液会由重要脏器流向体表,这必将导致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对于有心脏病、低血压的人群来说,就会增加他们发病的危险。

3.糖尿病人要留意水温

糖尿病患者应特别留意水温的高低,因为这类患者末梢神经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温度,即使水温很高,他们也感觉不到,容易被烫伤,从而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

4.脚气患者要小心感染

患有脚气的人,病情严重到起疱时,就不宜用热水泡脚,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足部有炎症、皮肤病,外伤或皮肤烫伤者也不易泡脚。

5.老人泡脚不要泡太久

老年人,泡脚时间过长的话,会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所以,老人每日临睡前泡脚20分钟为佳。

6.婴幼儿没必要泡脚

小孩是“纯阳之体”,本身就容易发热,爱上火。如果再用较热的水泡脚、发汗,会热上加热。特别是婴幼儿,对温度的感觉和大人不一样,大人觉得水温稍热,对孩子来说已经是很烫了。但他们又不太会表达,所以很容易烫伤柔嫩的皮肤。从这个角度说,也不建议用热水泡脚。每天用温水把小脚好好洗洗就行,洗完后,可以轻轻捏捏脚,达到舒活筋骨的目的。

4中医怎么泡脚最健康

糖尿病足患者泡脚有方

四款适合糖尿病足患者的泡脚药方。

活血方:适合足部冰冷的患者。红花15克,乳香30克,丹参30克,丁香9克,鸡血藤30克,没药30克,鬼箭羽30克,虎杖根30克。

温经方:适合肢体麻木的患者。乳香30克,没药30克,红花15克,冰片10克,附子15克,炮姜15克,五灵脂15克,急性子30克。

温经活血方:适合肢体既冰冷又麻木的患者。乳香30克,没药30克,丹参30克,红藤30克,附子30克,当归30克,红花30克,冰片15克。

足癣方:一枝黄花50克。

上述方子是一个基本方,具体到每个病人,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加减,所以最好先去专科医生那里辨证一下。

普通人泡脚有料

普通人怎么泡脚?泡脚可以根据季节等变化,给泡脚水加点“料”。

秋天放点米醋,大约50毫升。中医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天是个收敛的季节,醋有收敛的作用;冬天放点盐,因咸入肾,冬天正好是肾当令;春天,放点青艾叶,因艾叶具有散寒除湿、温经止血的作用,比较适合春天用。

泡完脚后,还可自己做个脚底按摩,找到涌泉穴,每次按三四分钟,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调整新陈代谢。还可按摩或拍打三阴交(女性的保健穴)、足三里(增强抵抗力,调理脾胃)、太冲(可疏肝理气)等(如上图)。

泡脚还应有度

那么泡脚究竟泡多久?多少度的水温才合适呢?

1、皮肤偏干的人,建议隔天泡一次。

2、泡脚水温控制在40℃以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宜用过热的水泡脚。

3、建议用手试水温而不要用脚试,因为手比脚对温度更敏感。对于糖尿病人,最好备个水温计。

4、每次泡的时间最好不超过20分钟。具体泡脚的时长,以身体暖洋洋的,感觉身上潮潮的,但摸摸又没有汗的状态最好。

5、泡完之后一定要涂点保湿乳。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泡脚。像热性体质者,主要表现为易上火、便秘、怕热、口舌生疮、小便赤黄等,不适合泡脚。

泡脚还有一些禁忌,大家一定要注意

泡脚时间不宜太长,以30分钟左右为宜,每天或隔一天泡一次都可以。很多人喜欢从水很烫泡到水全凉了,有的人甚至可以泡一两个小时,这是不对的。因为泡脚的时候,人体血液循环加快,心率也快,时间太长会增加心脏负担,引发心慌、出汗多等症状,因此要特别提醒老年人,泡脚时间应该短一些,以20 分钟为最佳。

太饱太饿时都不宜泡脚。在过饱、过饥或进食状态下泡脚,会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容易出现头晕不适的情况。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吃完饭后,人体内的血液集中流向消化道,如果这时用热水泡脚,就会使本来应该流向消化道的血液转而流向下肢,时间长了会影响消化吸收而导致营养不足。专家建议,将泡脚时间安排在睡觉前半小时,这样更有利于休息时肝脏进行排毒、解毒。

一些特殊人群不适合用热水泡脚。处在发育期的孩子,足弓还没有定型之前经常用热水洗脚或泡脚,会使足底韧带松弛,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

脚气患者尤其是严重到起疱的时候,用热水泡脚可能会使伤口感染。脚部有炎症或者冻伤、烫伤的人也不适合泡脚。脚被冻了后,绝对不能用热水泡脚。脚冻是因为受到风寒的侵袭,肌肉、皮肤僵硬且低于身体正常耐受程度。如果此时受到过热刺激,肌肉、皮肤难以适应巨大的温差,病情只会加重,甚至使脚部肌肉与脚骨剥离。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人如果用太热的水泡脚很容易加重病情。因为水温太热会刺激神经,使血管扩张,血液流通加快,心脏的负担加重。

泡脚是不错的保健方法,简单又实用,但是泡脚也要注意上面介绍的注意事项,泡脚时间不要太长,处于饥饿的时候不要泡脚,还在发育的孩子也不适合泡脚。

5泡脚的基本原理

用热水泡脚时,我们会发现脚上的血管会扩张,脚表皮变红,这是因为热水泡脚时加速了脚部血流循环,使更多的血液流向下肢的末梢血管,并使大脑血流量相对减少,使人产生困倦感[3] 。

同时由于脚掌上无数神经末梢与大脑紧密相连,热水泡脚时对脚部末梢神经的温热刺激作用,可对大脑皮质产生抑制作用,使人感到脑部舒适轻松,从而加快入眠,使睡眠加深。四季泡脚“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天泡脚,祛湿除暑;秋天泡脚,润肺濡肠;冬天泡脚,丹田温灼。”,这是中医养生书籍上提及过的语句,其主要说明泡脚这个养生方法是四季皆宜的,只不过每个季节的养生功效不一样而已

夏天泡脚有好处,而且是有依据的。夏季湿气正当令,湿气阻滞在脾胃中,就会出现没有胃口、爱犯困、没精神、容易烦躁等表现,夏天泡脚,正有助于祛除暑湿,预防热伤风,让人精神振奋,增进食欲,促进睡眠。因为脚部是仅次于心脏的重要部位,分布着大量的毛细血管,此时用温水泡脚能更好地刺激经络,振奋人体的脏腑机能。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中医专家分享:冬季18个健康泡脚配方及泡脚基本原理,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3)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3-02 16:10萧晴[宁夏网友]111.231.185.151
    听起来很有道理,我会把这些配方和原理跟家人分享,让大家一起来尝试。
    顶0踩0
  2. 2024-03-02 16:03潘文华[新疆网友]202.90.114.99
    这个我一定要试试!冬季脚冷特别难受,希望泡脚能帮到我。
    顶10踩0
  3. 2024-03-02 15:56幽幽紫藤[广西网友]202.12.17.26
    太棒了!冬天泡脚确实有益健康,谢谢中医专家的分享!
    顶0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