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知晓体质养生更健康

2024-03-11 15:22:04

“知晓体质养生更健康”是指通过了解个体体质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健康养生方式,从而达到更好的健康效果。每个人的体质各不相同,不同的体质需要不同的养生方法来保持健康。了解自己的体质特点,可以帮助选择更适合的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减少疾病的发生和提高免疫力。随着养生理念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个体体质的养生,注重个性化的健康管理。知晓体质养生的理念也得到了健康领域专家的认可和推广。通过关注个体差异性,实现更科学、更有效的养生方式,让每个人都能享受更健康、更幸福的生活。

知晓体质养生更健康,生活中我们身边有的人,偶尔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会去看医生,医生会说因为你是什么体质,所以容易患这种病。生活中我们可能对体质不大了解,下面这篇文章小编就为大家讲述一下体质是指什么,中医九种体质分类以及体质分类的影响因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

生活中我们身边有的人,偶尔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会去看医生,医生会说因为你是什么体质,所以容易患这种病。生活中我们可能对体质不大了解,下面这篇文章小编就为大家讲述一下体质是指什么,中医九种体质分类以及体质分类的影响因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

目录

1、体质是指什么 2、中医九种体质分类

3、阳虚体质 4、肥胖体质分类

5、虚性体质分类 6、实性体质分类

7、体质分类的影响因素 8、体质改善

体质是指什么

从我们出生开始,就可以知道我们是什么体质。那么大家知道体质是怎么形成的吗?小编来为大家解惑,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人类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与心理性格具有相关性。个体体质的不同,表现为在生理状态下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适应上的某些差异性,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和疾病发展的倾向性。所以,对体质的研究有助于分析疾病的发生和演变,为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依据。

基本解释人体健康状况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虚弱的体质迫使他到南方去居住。

体质详细解释

1.体与质;形体与质地

三国魏王弼《周易略例·明爻通变》:同声相应,高下不必均也;同气相求,体质不必齐也。”

2.身体素质

其实我们从古代开始就有了关于体质的说法,上文已经说了在三国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关于体质的解说。其实,不仅是在三国的时候,明代也有类似的说法,比如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八·素足女》:妇女缠足……体质乾枯,腥秽特甚。”

3.指形体

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中:上好食蛤蜊,一日左右方盈盘而进,中有擘之不裂者。上疑其异,乃焚香祝之。俄倾自开,中有二人,形眉端秀,体质悉备。”

4.指本质

气质明李贽 《与焦弱侯书》:此生虽非甚聪慧,然甚得狷者体质,有独行之意。”

5.体质是人体的综合质量

它是人的有机体在遗传变异和后天获得性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

具体解析

通过上面几段文字的解说,大家想必对体质有了一定的了解,这里小编再给大家延伸说下,体质是在遗传变异的基础上,人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和机能方面相对稳定的特征。具体指:

1.身体形态发育水平

体型、身体姿态、营养状况等。

2.生理生化功能水平

即机体新陈代谢功能及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工作效能。

3.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即身体在生活、劳动和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以及走、跑、跳跃、投掷、攀登、爬越、悬垂、支撑等运动能力。

4.心理状态

包括本体感知觉能力、个性、人际关系、意志力、判断力等。

5.适应能力

对外界环境以及抗寒耐暑的能力,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影响人的体质的因素很多,如遗传、环境、营养、教育、体育锻炼、卫生保健、生活方式等,在这些因素中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体育锻炼,对增强学生体质具有重要影响。

中医九种体质分类

1、平和体质

平和体质是正常体质,这类人体形匀称健壮,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睡眠、食欲好,大小便正常,性格随和开朗,患病少。

养生要点:重在维护。

对策:平时只要注意饮食有节、劳逸结合、坚持锻炼即可。

2、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的人,肌肉不健壮,时感手脚发凉,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衣服比别人穿得多,夏天不喜吹空调,喜欢安静,吃或喝凉的食物不舒服,容易大便稀溏,小便颜色清而量多。性格多沉闷、内向。

患病倾向,易出现寒病,腹泻、阳痿等。

养生要点:温阳补益气 防腹泻、阳痿等疾病。

对策:食宜温阳。可多食牛肉、羊肉、韭菜、生姜、葱头等温阳之品。少食梨、西瓜、荸荠等生冷寒凉食物,少饮绿茶。

起居要保暖,特别是背部及下腹丹田部位,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防止出汗过多,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适当进行户外活动。

运动避风寒,冬天避免在大风、大寒、大雾、大雪及空气污染的环境中锻炼。

3、阴虚体质

阴虚质的人体形多瘦长,经常感到手、脚心发热,脸上冒火,面颊潮红或偏红,耐受不了夏天的暑热,常感到眼睛干涩,口干咽燥,总想喝水,皮肤干燥,性情急躁,外向好动,舌质偏红,苔少。

患病倾向为易患咳嗽、干燥综合征、甲亢等。

养生要点:滋阴 注意甲亢等疾病。

对策:注意食宜滋阴,多吃瘦猪肉、鸭肉、绿豆、冬瓜等甘凉滋润之品,少食羊肉、韭菜、辣椒、葵瓜子等性温燥烈之品。起居忌熬夜,避免在高温酷暑下工作。

运动勿太过,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不宜洗桑拿。

4、湿热体质

湿热体质的人,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脸上容易生粉刺,皮肤容易瘙痒。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里有异味,大便粘滞不爽,小便有发热感,尿色发黄,女性常带下色黄,男性阴囊总是潮湿多汗。

患病倾向是疮疖、黄疸等病。

养生要点:注意清热利湿。

对策:食忌辛温滋腻的食物。饮食以清淡为主,可多食赤小豆、绿豆、芹菜、黄瓜、藕等甘寒、甘平的食物。少食羊肉、韭菜、生姜、辣椒、胡椒、花椒等甘温滋腻及火锅、烹炸、烧烤等辛雯助热的食物。

起居避暑湿,居住环境宜干燥,通风。不要熬夜、过于劳累。盛夏暑湿较重,减少户外活动时间。运动宜增强,适合做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

5、气虚体质

气虚体质的人经常感觉疲乏、气短、讲话的声音低弱、容易出汗、舌边有齿痕。患病倾向有容易感冒,生病后抗病能力弱且难以痊愈,还易患内脏下垂比如胃下垂等。

养生要点:益气健脾 注意胃下垂疾病。

对策:平时多食用益气健脾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鸡肉、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少食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空心菜、生萝卜等。

起居宜有规律,夏季午间适当休息,保持充足睡眠。注意保暖,避免劳动或激烈运动时出汗受风。不要过于劳作,以免损伤正气。运动宜柔缓,不宜剧烈运动。

6、气郁体质

气郁体质的人,体形偏瘦,常感闷闷不乐、情绪低沉,容易紧张、焦虑不安,多愁善感,感情脆弱,容易感到害怕或容易受到惊吓,常感到乳房及两胁部胀痛,常有胸闷的感觉,经常无缘无故地叹气,咽喉部经常有堵塞感或异物感,容易失眠。神情抑郁、忧虑脆弱。

患病倾向有失眠、抑郁症、神经官能症、乳腺增生等。

养生要点:防抑郁症、神经官能症、乳腺增生等疾病。

对策:食宜宽胸理气,多食黄花菜、海带、山楂、玫瑰花等具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食物。起居宜动不宜静,气郁体质的人不要总待在家里,应尽量增加户外活动,居住环境应安静,防止嘈杂的环境影响心情。睡前避免饮茶、咖啡和可可等具有提神醒脑作用的饮料。

宜参加群体运动,多参加群众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如打球,跳舞,下棋等,以便更多地融入社会。

7、血瘀体质

血瘀体质的人,面色偏暗,嘴唇颜色偏暗,舌下的静脉瘀紫。皮肤比较粗糙,有时在不知不觉中会出现皮肤淤青。眼睛里的红血丝很多,刷牙是牙龈容易出血。

容易烦躁、健忘、性情急躁。

养生要点:行气活血 防肿瘤、中风、胸痹等疾病。

对策:食宜行气活血的食物,多食山楂、醋、玫瑰花、金橘等具有活血、散结、行气、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少食肥肉等滋腻之品。

起居不要过于安逸,以免气机郁滞而致血行不畅,保持足够的睡眠,可早睡早起多锻炼。

8、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的人,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而松软。容易出汗。经常感觉导肢体酸困沉重、不轻松。经常感觉脸上一层油,嘴里常有黏黏的或甜腻的感觉,嗓子老有痰,舌苔较厚,性格比较温和,舌苔厚腻。

患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

养生要点:化痰祛湿,防中风、胸痹等疾病。

对策:食宜清淡。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腻的食物,如炸糕、驴打滚。可多食海带、冬瓜等。

起居忌潮湿,居住环境宜干燥而不宜潮湿,平时多进行户外活动。衣着应透气散湿,经常晒太阳或进行日光浴。在湿冷的气候条件下,应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受寒淋雨,不要过于安逸。运动宜渐进,因形体肥胖,易于困倦,故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长期坚持运动锻炼。

9、特禀体质

特禀体质是一类特殊体质特殊的人群。有的即使不感冒也经常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容易患哮喘。容易对药物、食物、气味、花粉、季节过敏,有的皮肤容易起荨麻疹,皮肤常因过敏出现紫红色瘀点,瘀斑,皮肤常一抓就红,并出现抓痕。

养生要点:防哮喘、皮肤疾病。

对策:食宜益气固表。饮食宜清淡、多食益气固表的食物,少食荞麦(含致敏物质荞麦荧光素)、蚕豆、白扁豆、牛肉、鹅肉、鲤鱼、虾、蟹、茄子、酒、辣椒、浓茶、咖啡等辛辣之品、腥膻发物及含致敏物质的食物。

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的人怕冷,尤其是下肢、背部及腹部特别怕冷,夏天不能吹空调、不敢喝冷饮。女性常见手脚发凉,面色青白、下体寒凉。但如果仅仅是手指脚趾或是手部脚部发凉,也不一定就完全是阳虚,与血虚、气虚、气郁也有关。通常血虚则气虚、气虚则血於,因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通常阳虚体质的人,要特别注意下体及后背和前腹部的保暖,俗话说寒由脚下生,因为脚下的涌泉穴为肾经之根,《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就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

女性,特别是女孩子就算不阳虚,也要注意下肢保暖。另外,女性穿衣服一定要注意,尤其是少腹部肚脐丹田处和腰骶部一定不能暴露在外而,迎风见雨受湿寒。因为它是人体元阳所在部位,又位于盆腔,月经期盆腔充血蓄势待发,准备来月经了,身前露肚脐、后露股沟,冷风一吹,盆腔内血液循环肯定受影响,就会引发痛经或导致月经减少、月经延迟。长时间,就会经血瘀滞,引发痛经、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等病症,月经、生育、更年期都会受影响。

阳虚体质表现症状通常为

1、畏寒怕冷,四肢不温

这是阳虚最主要的症状。阳气犹如自然界的太阳,阳气不足,则身体内环境就会处于一种寒冷”状态。

2、腹泻、完谷不化

指的是大便中夹杂未消化食物。古人对此现象的产生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食物的消化就好比要把生米煮成熟饭,胃就好比是煮饭的锅子,而阳气就好比是煮饭用的火,没有火”,米就无法煮成饭”。

所以当阳气不足时,则进入胃中的食物也就无法很好地腐熟”(消化),而直接从肠道排出。

精神不振阳气不足,细胞的生命活动衰退,所以表现为萎靡懒动。

3、舌淡而胖,或有齿痕

体内水分的消耗与代谢,取决于阳气的蒸腾作用。如果阳气衰微,对水液蒸腾消耗不足,则多余水分蓄积体内,导致舌体胖大。舌体胖大,受牙齿挤压而出现齿痕。胖大舌,是阳虚的典型舌像脉象沉细阳气不足,不能鼓动脉管,所以脉象沉细无力。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知晓体质养生更健康,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5)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3-11 16:33月伴、星如昨[湖南省网友]119.23.242.78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养生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顶0踩0
  2. 2024-03-11 16:19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湖南省网友]203.27.125.123
    体质对健康影响很大,养生需因体质而异。
    顶6踩0
  3. 2024-03-11 16:05飞狐小庄[安徽省网友]103.7.29.140
    @紫色芊芸了解自己的体质,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
    顶3踩0
  4. 2024-03-11 15:50紫色芊芸[辽宁省网友]111.235.189.117
    体质决定健康,养生要因人而异。
    顶0踩0
  5. 2024-03-11 15:36月落成殇[湖北省网友]123.180.59.202
    知道自己的体质很重要,养生才能更有效果。
    顶18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